作为从小被外婆用红烧肉喂大的长三角社畜,我的人生信条是“宁可胖死不能饿死”——直到被公司团建发配到日本8天,回国后,同事看我的眼神仿佛我经历了饥荒年代的“忆苦思甜”。



而我也终于悟了:日本能稳坐“全球最瘦国家”宝座(肥胖率仅3.5%),靠的不是玄学,而是全民贯彻的“饿不死就行”饮食哲学。

飞机降落在成田机场,走在大街上,175cm的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还挺高的——满街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像是被压缩过,瘦瘦小小的没什么精气神,就这还是日媒宣称“战后喝牛奶平均身高涨了5cm”的前提下。



东京某超市的货架上,我发现了人类未解之谜,居然还有这么小杯的泡面,可以能塞进牛仔裤口袋的那种,我一度怀疑这是给仓鼠吃的,没想到是成年人一顿的量。我默默算了笔账:我估计得连吃6-8杯才能达到国内一桶的分量。



泡完就这样,还没有小杯奶茶大

酒店里吃完“杯面”算是开胃吧,和同事下楼才发现日式便当才是“精致诈骗”鼻祖。巴掌大的饭盒里,白米饭裹颗酸梅就算经典款,文具盒大小的容器塞几片鱼、两朵西兰花,再铺层海苔碎,立马变身“豪华套餐”。



同事盯着便当喃喃:“我家过年敬祖宗的饭都比这多。”更绝的是,便当全是凉的!我终于明白,哆啦A梦里的饭团能成童年回忆,纯粹因为大雄没得选。



还没我媳妇的项链盒子大

而且日本孩子就拿这玩意儿当中午饭,这要是放国内学校敢给让孩子吃这个,家长估计能把校长办公室围了。



无印良品的饭盒

大家逛过无印良品吧,你以为是铅笔盒,结果真的就是饭盒,那么大点玩意我上班估计要带8个才能吃饱,屁大一口饭含着就走了,还搞个饭盒干啥啊。



中午一顿普通的饭,这米饭的量真的绝了,在我们国内,给客人这么盛饭等于赶客。

晚上,我决定在京都某烧鸟店吃顿饱饭(至少是热乎的),豪气点了10串烤鸡——店员瞳孔地震,隔壁大叔隔空比划劝我“冷静”。



结果上桌一看,每串肉粒小得像牙签装饰,两杯啤酒下肚,胃里依旧空空如也。日本人所谓的“喝到尽兴”,大概是指用酒精麻痹饥饿神经吧。

第二天,合作方请客吃河豚宴,巴掌大的鱼被拆成四道菜:凉拌皮、味噌肝、炸骨头、烤鱼肉。两小时“仪式感”拉满,吃完却感觉胃里刮过一阵风。因为10点后餐饮店几乎都关门了,大晚上我们只能去711便利店接着吃。



烤河豚肉

你可能觉得我有点夸张,那你说的应该是大阪吧,大版人确实能吃。

连日本人都承认大版的与众不同。那边可以主食配主食,米饭拉面配着吃,而且在大阪的麦当劳提供“超大杯”饮料,东京横滨就只有大杯和中杯......

但也不是所有大阪人都能吃,大阪心斋桥有个卖烤串的叫铁板神社,因为那天很多人排队,店员告诉我们进店有低消,3个人至少要点5串……大哥,还不够开胃的啊。



就这种量,咱有必要“低消”吗

听说过茶泡饭吗,在我们家一般是实在吃不下就白水泡饭。我以为日本的茶泡饭这么出名,至少有点秘制高汤吧,结果真是字面意思——茶水浇冷饭!

更离谱的是菜单上的“豪华版”,无非多撒点海苔碎,身价立刻翻倍。难怪日本人瘦,这根本是“饿到返璞归真”。



在国内,我从来没见过哪个老爷们儿可以吃一串鸡肉三片萝卜喝一晚上酒的,那点东西,我都不知道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有一天路过一家超市,看了一眼后不由得感叹:“你们吃的少可以理解,但金针菇的根,萝卜缨子,切片萝卜,西瓜皮,过的是啥日子啊。”



有一天我急眼了在某餐馆点了三样,店员看我的眼神就像我能把她也吃了,可你对比一下图里水杯的大小,这分量就是我们成年男子的普通饭量。



都说日料清淡,其实不然。日本炸物很多,比如什么天妇罗、炸猪排满街飘香。虽然面衣薄如蝉翼,炸完还用纸吸油。最根本的还是分量迷你,热量再高也架不住“他们吃得少”。

你可能会说日本人因为吃得少,饮食结构合理才寿命长,但若长寿的代价是顿顿“吃空气”,我宁可少活两年吃饱点。



日本冲绳的两人餐:猪肉涮锅,就一盆菜和一盘肉

而且我总有一种感觉,他们其实不喜欢饮食没有节制的人,难道他们真的讨厌胖子吗?全民皆瘦是因为对“胖子”有什么阴影吗?比如从天而降的那种“胖子”,哈哈,开个玩笑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