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快60年,香港“阿姐”汪明荃终于回上海开演唱会了!

78岁的她不仅用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和观众们互动,还偷偷跑去给祖父母扫墓……



“上海小囡”回家啦

各位上海的歌迷、影迷,大家好”5月的演唱会上,汪明荃一开口就是老派上海话。

台下观众都听懵了,这比本地人说的还正宗。



要知道,这位TVB台柱子9岁时就去香港了,她以演员、歌手多重身份叱咤娱乐圈,却始终以“上海女儿”自称。

当年离开时还是个扎着辫子的青浦小姑娘,再回来时已经是78岁的“阿姐”。



但神奇的是,她的上海话一点都没变,连老式发音都保留得完完整整。

在演唱会那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座无虚席。

汪明荃一出场,全场瞬间沸腾,她穿着华丽的演出服,状态极佳,一点都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



此次演唱会他特意加入沪语版《万水千山总是情》,引发全场大合唱,网友调侃:这唱的是满满的情怀。

为了拉近与上海观众的距离,她在台上还用上海话与歌迷们亲切互动,分享着自己在上海的点点滴滴。

在演唱会结束之后,她开启了私人行程。



祭祖之行

演唱会落幕,汪明荃干了一件大事,跑去青浦公园公墓给祖父母扫墓

那天她穿得特别低调:褐色运动服、大墨镜、防晒帽,手里拎着水果鲜花,活像个普通阿姨。

结果还是被眼尖的粉丝认出来了:“这不是汪明荃嘛!“



原来她特意选了工作日,没想到墓园太安静,反而更显眼了。

最让人破防的是她带的祭品:祖父母最爱吃的苹果香蕉,还有一束白菊花。

网友看到照片都感叹:69年没回来扫墓,连老人家喜欢吃什么水果都记得清清楚楚。



她在上海祭拜了祖父母之后又去了苏州祭拜外公外婆。

在苏州祭扫外公外婆时,汪明荃发现内地祭祖习俗已经变了。

电子蜡烛替代明火,鲜花取代纸钱。

现在不让烧纸钱,但心意最重要”汪明荃在墓前站了很久。



后来她在微博上说,现在上海提倡文明祭扫,不能像以前那样烧纸钱了。

网友回复道:“但是没关系,阿爷阿娘肯定懂的。”

这句话让很多网友想起自家老人。

有人说:“我奶奶现在还会偷偷烧纸,说怕下面的人没钱用。“



对比汪明荃的鲜花祭扫,突然觉得时代真的变了。

不烧纸钱,但带故乡的水果,不说粤语,但唱沪语老歌,这种新乡愁,更有生命力。

不仅如此,她非常的有孝心,在22年的时候,他就发文和家人去祭拜。

谁能想到,当年青浦弄堂里的小姑娘,后来会成为香港娱乐圈的“大姐大”。



传奇人生

1956年离开上海时,汪明荃才上小学二年级。

她9岁前一直住在青浦的弄堂里,从小就跑到隔壁村去听戏,耳濡目染下,喜欢上了戏剧。

在那年,她的父母把他接到了香港生活,一句粤语也不会说。



在60年代,丽的应声训练班出道,那时她就是电视台花旦,从跑龙套到主演《家变》奠定了她“阿姐”地位。

在80年代,她以《万水千山总是情》红变化人圈,却因两岸关系未能奔赴演出。

78岁的她终于回到上海开唱,台下坐满了从小听她歌长大的观众。



这么多年来,她在香港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

如今,78岁的汪明荃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这次回到上海开演唱会、探亲、扫墓,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回乡之旅,更是一次寻根之旅。



是对故乡、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牵挂的体现。

据说,6月13日,阿姐在广州还会举办一次演唱会,希望她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

也期待她未来能更多地回到故乡,续写她与上海的故事。

参考信息源:
[1].个人媒体:汪明荃liza 2025-05-08《上海演唱會完成後,就到青浦及蘇州拜祭祖父母及外公外婆,現在的墓地都是不准燃燒香燭的,只有獻上鮮花、生菓。唔緊要,重要是心意!》
[2].官方媒体:看看新闻 2025-05-04《77岁“阿姐”汪明荃回家》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