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对世界的最后一次拥抱。在丽江,生命的奇迹正以一种温暖而伟大的方式不断上演。
●2023年12月9日18时许,丽江市宁蒗县大兴镇的李爷爷因病在丽江市玉龙县天德花园家中逝世,享年87岁。根据李爷爷生前遗愿,经家属同意,丽江市红十字会及时联系了大理大学,10日凌晨1点,在市红十字会2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李爷爷的家属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大理大学代表向家属出具了遗体捐献接收证明,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举行了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至此,丽江市成功实现了第4例遗体捐献,也是首例在丽江办理的遗体捐献。
(丽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在手术前向器官捐献者默哀)
●2025年2月2日大年初五,在丽江市人民医院完成了1例人体器官捐献获取手术,获取的器官紧急转运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另一位重症患者点亮了重生的曙光,至此,丽江市成功实现第3例人体器官捐献。
●3月12日,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也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人体器官捐献获取手术。一名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全力救治仍脑死亡的患者,家属忍痛决定捐献其器官和眼角膜,这一善举让5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这些感人的捐献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大爱无疆,也让人看到了生命延续的更多可能。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之一,是一项挽救生命、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工程”。
自2013年以来,丽江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截至2025年3月14日,丽江市已完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4707人,实现人体器官捐献4例、遗体捐献4例。
从0到4707,不仅是数字的跃动。当4707人在登记表按下手印时,那些细密的纹路,正在编织拯救生命的网。
一名遗体捐献者家属表示,失去亲人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作为亲属做出捐赠遗体的决定,还要承受很多不理解、不支持的舆论压力,但是想到去世的家人能够为他人带来新的生命,为他人的家庭带来希望,内心的悲痛就转化为自豪,希望更多人加入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行动中。
为了铭记这些伟大的捐献者,给家属提供寄托哀思的场所,同时向社会传递生命接力的力量,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暨“5・8人道公益日”,丽江市红十字会发起了建设“博爱丽江行”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的公益项目。
这座缅怀纪念园计划坐落于丽江团山艺术陵园,规划占地面积237.5㎡,将成为一个让爱永不迷路的坐标。在这里,每一位捐献者的姓名与事迹都将被永久镌刻,他们的故事将如同璀璨星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对于捐献者家属而言,纪念园是一个静谧庄严的心灵慰藉之所。在这里,他们可以在悲痛中寻得一丝安宁,在思念中感受到亲人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而对于社会公众来说,纪念园是一个开展生命教育的生动课堂。当人们走进这里,参观学习捐献者的英勇事迹,将更加深刻地理解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价值,让“生命延续、大爱传承”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心中,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氛围。
然而,要将这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大家的支持。据悉,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园建设资金总需求为685056.5元。丽江市红十字会拟向上级红十字会争取建设资金100000元,其余资金自筹,因而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助力这座生命丰碑早日建成。
丽江市红十字会表示,所有募捐资金将由丽江市红十字会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专款专用。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明细将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定期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每一位捐赠者都将获得捐赠证书,捐赠金额超过1000元的爱心人士,还将受邀参与纪念园落成仪式及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