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亚次大陆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印度在此轮印巴军事冲突中,被巴基斯坦手中的中国外贸型装备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前者引以为傲的法制“阵风”战斗机,几乎在中国“歼-10CE战斗机+PL-15E远程空空导弹”这对组合的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不过,印度好歹也算是个地区级军事强国,不会那么轻易就认怂。眼看在空中优势作战中占不到便宜,印军立即改变了打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巴基斯坦方面提了个醒。
印军自杀式无人机残骸
据观察者网报道,印度方面声称,“据可靠消息,巴基斯坦拉合尔的防空系统已被摧毁”。巴方则称,印度向巴基斯坦境内释放了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型号可能为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式反辐射自杀式无人机,巴军防空部队已击落其中的25架。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发言人证实,其中1架无人机在拉合尔造成了4名巴基斯坦陆军士兵受伤。而从巴基斯坦国内网络上流出的照片来看,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附近,出现了被击落的自杀式无人机残骸,1辆外形酷似集装箱车、车体外部喷涂有迷彩伪装的军用车辆受损
印度曾引进以色列“哈洛普”反辐射自杀式无人机
结合印巴双方给出的消息来推断,印度应该是以集中运用自杀式无人机的方式,对巴基斯坦国内的数个重要目标展开了“蜂群”攻击,而巴军部队也确实投入了相当程度的精力实施防空和反无人机作战。考虑到驻守拉合尔并负责要地防空的巴基斯坦陆军地对空导弹部队,装备的是进口自中国的“红旗-16FE”防空系统,不排除其成为了具有反辐射攻击能力的“哈洛普”的重点打击对象
1辆带有方舱的巴军车辆被击中
仔细分析照片后不难发现,受损的军用车辆的外形,并不像“红旗-16FE”防空系统中的导弹发射车或导弹运输与装填车,而更像是某种带有方舱的车辆单元。我们知道,在一个完整的连级“红旗-16”防空系统中,通常由如下单元构成,即1辆指挥车、2辆雷达车、1~2辆电源车、4辆发射车和4~8辆导弹运输与装填车。这其中,搭载有方舱的车辆主要为指挥车、雷达车和电源车。此次中弹并致4名巴军士兵受伤的车辆,可能就是其中的某一辆
1辆带有方舱的巴军车辆被击中
于是,通过这一战例,巴基斯坦方面应该得出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呢?答案或在于,“不要让防空导弹部队独立遂行要地防空的任务”。事实上,即便是诸如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世界级军事强国,通常也不会让防空导弹部队单独承担相关任务,甚至不会让防空导弹部队“仅仅依靠自己来保护自己”。
“红旗-16”防空导弹发射
在要地防空作战中,对空作战主力自然是防空导弹部队,但阵地周围也应同步部署有负责“打辅助”的高炮部队,特别是反应速度快、炮弹射速高、火力持续性好、可编织起绵密的对空火力网的小口径高炮部队。唯有防空导弹部队与装备小口径高射炮的部队紧密配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同时抗击多方向来袭的多个空中目标”的效果。
高炮阵地同样不可或缺
若单纯依赖待发弹数量较为有限的防空导弹发射车,那一旦来袭的敌方空中目标过多,防空导弹部队就很有可能会陷入“短时间内打光所有待发导弹,但却来不及为发射车装填新导弹”的困境,进而丧失要地防空能力和自保能力。这就是为何要让高炮部队“打辅助”,且这个“辅助角色”必不可少的原因。
高炮阵地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防空导弹阵地
如今看来,既然印度方面开始转而以自杀式无人机“蜂群”来发动打击,巴军防空部队也应随之做出调整,以巩固和加强“同时应对多个来袭空中目标”的能力。若防空导弹阵地附近缺乏相应的高炮阵地,就将成为整个防空体系中的一大薄弱环节,需及时予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