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个情节,班主任当着全班人的面,隆重表扬袁华获得了全区作文比赛一等奖,作文标题为《我的区长父亲》。
夏洛当即站出来表达不满,质问老师说,那是比作文吗,那就是拼爹!
说到拼爹,李启铭或许最有发言权,当年他凭借一句“我爸是李刚”,愣是让时任保定公安局分局副局长的李刚成为知名人物,更成为“四大名爹”的代表性人物。
除了李刚,剩下的三位“名爹”分别是王军、李双江和卢俊卿,如今这份名单恐怕还要加上一个名字,就是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刘作华。
最近,一个名叫刘某乔的天才少女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个刘某乔天才到什么程度呢?还在重庆大学读本科大四的她,就已经有了诸多学术成果,这些成果足以让硕士看了流泪,博士看了心碎。
比如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一区论文5篇,二区论文9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已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犹他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
除了这些成就,这位刘某乔同学身上还有诸多光环。比如就在被曝光的两天前,她甚至还被当地共青团和教委官方账号点名宣传。
光看这些,就知道刘同学的一生有多正能量。如果不出意外,刘同学的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老实说,我们似乎永远不缺神童,所以一开始看到刘同学的履历也不觉得奇怪。哪怕觉得有些蹊跷,也不好去质疑什么,毕竟上一个神童此刻已经查无此人了,你再去质疑就显得不礼貌了。
对于不礼貌的人,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老老实实闭嘴。
刘某乔的履历蹊跷在哪呢?首先来看她身上的发明专利,公开资料显示从2016年11月到2023年6月,她共有14项发明专利,其中10项为发明公开,4项为发明授权。
但这14项发明中,这位刘同学全部不是第一发明人,有12项的第一作者都是刘某华。
再看她的那些SCI论文,我们的刘同学同样不是第一作者,基本上都比较靠后的第三、四作者。
巧合的是,上面提到的刘某华再次出现在这些论文的作者名单中。
更诡异的是,按照时间推算,这位天才少女从读初中开始就已经在申请发明专利了,一直持续到本科期间。
当别的同学还在为作业没写完感到焦虑时,刘同学已经在发SCI论文和发明专利了。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SCI论文的含金量,大概可以理解为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创新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这类论文的发表一般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作者也基本上学术界顶尖的专家或学者。
到这里,还能说些什么?刘同学,一个本科生,年纪轻轻就发了那么多如此级别的论文,要么她是天才,要么她的背后有一个天才。
在这人世间,没有一种苟且能永远遮掩在光亮之后。
天才少女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天才父亲。
而这位天才父亲,便是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刘某华。
“我的院长父亲”“我的天才女儿”,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不是吗?
5月8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说明,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你就说他们是父女俩,这不是造谣吗?
这还真不是我胡乱揣测,而是来自于澎湃新闻报道的原文:
“有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刘某乔为刘某华的女儿。”
“李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张萍上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谁考上了哪个大学并不扎心,真正扎心的是,谁有着什么样的爹。
舆情前脚出现了,后脚就高度重视,马上核实。但问题是,相关质疑不是最近几天才出现的,其实早在2022年,网上就流传着一封对刘某华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
那封举报信长达29页,里面列举了各种详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编造实验内容、变造实验数据、重复发表实验成果等等,造假时间跨度更是长达15年。
整整3年了,没见任何下文,如今急匆匆地表态,敢问这三年是睡着了吗?
学术圈本应该是求知问学的净土,可是当学术固化、当师德沦丧这片净土早已泥泞不堪。
当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却输给了某些人流淌着的血液,人们不禁想问:
当初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日日夜夜,到底输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