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甘甜)5月8日,202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江西省南昌市启动。活动期间,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等6所高校牵头,400所高校参与,共同开启了“智启未来·学润人生: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行动”。
该行动由教育部属高校、地方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开放大学参与,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精心推出近700个终身学习项目,涵盖数字技术开发、人工智能应用、乡村振兴、能源电力、生产安全、金融财务、健康养生等多个前沿和民生领域,面向农民工、乡村教师、退役军人、老年人等多个群体,多主体发力、多项目实施,共同服务学习型社会。
该行动中,牵头高校主动作为。北京大学依托其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开展“知行助梦·赋能农民工成长”行动,助力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北京师范大学聚焦中西部脱贫县教师能力提升,开展“筑梦乡村·赋能教师”计划,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阳光成长·教育护航”行动,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通过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家长共学,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浙江大学的“青春启航·职引未来——青年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则通过实用性强的课程体系、双师制教学模式以及就业直通车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就业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南昌大学的“学无止境·夜绽光芒”项目,开设AI赋能办公等多样化的夜校课程,满足社会中青年群体的学习需求。国家开放大学针对老年护理服务从业人员和康复从业人员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助力其职业发展。
参与高校积极行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搭建“军民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开展“送教进军营”活动;东北农业大学开设“黑龙江省高素质农民公益学堂”,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非遗基地54个非遗项目和34家体验站点,提供数字化课程资源;浙江开放大学开展“青蓝夜校”云课堂线上夜校行动等。
高校联合发起南昌倡议。倡议提出高校肩负着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要秉持公平普惠、有教无类、面向人人、质量第一的理念,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呼吁高校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共享优质资源、引领学习变革、成为全民学习的赋能者、终身学习的促进者、美好生活的助力者;倡议高校、城市、社区等各方携起手来,加强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构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为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磅礴力量。
作者: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