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斯塔默。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
当地时间5月8日,英国成为美国对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后第一个与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两国领导人在第一时间称赞此举“意义重大”,但部分外媒指出,英美贸易协议并不是外界想象中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它目前仍是一个需要填充细节的框架,对两国经济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有限。
根据两国政府披露的情况,在新的协议框架下,美国继续对大多数英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但英国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和钢铝产品的关税较4月初有所下调。作为交换条件,英国承诺增加进口美国牛肉的配额,取消对工业乙醇征收的关税。后续,英美还将在生命科学、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展开合作。
美国“政治”网站欧洲版称,英国商品进入美国时仍然面临比拜登政府时期更高的关税,但英国已经不堪重负的钢铁和汽车行业可以松一口气;英国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免于成为美方打击的对象,这或许是英国方面最大的利好。另一方面,廉价的美国牛肉等农产品可能对英国本地农牧业产生冲击。英国全国农民联盟主席汤姆·布拉德肖认为,农业部门成了其他行业的挡箭牌,英国农业“不应在下一阶段谈判中继续承受不平衡”。他补充说,将生物乙醇纳入协议也引发了英国农民的担忧。
此外,这份贸易协议不涉及最近广受关注的电影关税。今后,在英国制作、美国播出的影视作品能否得到美国方面的豁免或部分优待,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美国《时代》杂志网站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英国首相斯塔默,但在经济领域,双方的冲突并不严重,部分原因在于英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以服务业为主,而服务业通常不受关税影响。就实体商品来说,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消费了英国生产的价值680亿美元的商品,占美国从全世界进口总额的2%;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了近800亿美元的商品,约占美国全球出口总额的4%,美国拥有对英国的顺差。
英国《卫报》网站刊登分析文章称,由于英国销往美国的大多数商品继续被征收10%的关税,英国仍然面临比特朗普上台前高得多的贸易壁垒。“实际上,(特朗普)总统偷走了每个人的午餐钱,现在又要求(贸易伙伴)让步,才能换取归还一部分。”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主任研究员乔什·利普斯基对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表示,英美贸易协议范围有限,是一场“非常小的胜利”。曾在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任职的经济学家乔纳森·哈斯克尔提醒英国政府,在协议正式签署前仍需保持谨慎。“记住,贸易协议和贸易协定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他在英国广播公司的一档节目中表示,“贸易协议是有限、短期和局部的,仅涵盖部分事项;贸易协定基础广泛,而且是长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