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5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庆阳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从文化内涵挖掘、大景区建设、产业链培育、全民宣传推广、管理服务升级五个方面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建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2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培育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220多家。庆阳香包绣制工坊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南佐遗址航拍图


庆阳市加快推进南佐遗址、石家及遇村遗址等重要文物遗址的考古发掘,加快长征、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及国家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先后举办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岐黄文化论坛、秦直道历史文化价值再定位研讨会等重大节会和学术研讨活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近两年来,庆阳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9个,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省文旅振兴样板村9个,创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个,有力推动全市大景区建设。


庆阳香包


同时,围绕全市农耕、民俗、非遗等文化元素,建成华池荔园堡村文创馆、正宁南邑村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场馆,依托庆城岐黄文化,开发康养旅游线路4条、中医药特色文创产品30余种;依托香包、刺绣、皮影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培育非遗手工作坊13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200余类5000多个品种,年产1000多万件。庆阳不断提升文旅行业管理服务质量。庆阳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1个,银西高铁辐射华东、中南、西南众多城市,福银、青兰、银白高速穿境而过,旅游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全市新增多家旅馆、民宿和旅行社,接待能力逐步提升;先后组织市内文旅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上海世博会等展销活动40多场次,举办产业融合发展、非遗传承、乡村旅游、农文旅融合等培训班30多场次,累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