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饥饿的情况,一般饥饿时只要及时补充能量就能很快恢复活力。但有的人在处于饥饿时,如果不及时进食,就会出现很强烈的心慌、手抖等症状。

大部分人在看到这类症状时,第一反应就是低血糖。这种考虑其实没错,因为低血糖确实会表现出此类症状。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一饿就心慌手抖不一定就完全是低血糖的症状,因为其他的一些疾病也会有此类表现。

曾经遇到一位患者,是个年轻的女士,平时基本上每天都要喝奶茶。明知道经常喝奶茶不好,但她已然对糖上瘾了,中间尝试戒奶茶好多次也没戒掉。

最近这段时间,她发现自己只要一饿就会出现心慌手抖的情况,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出现症状后,她的第一反应也是低血糖,于是赶紧吃糖、喝饮料来补充糖分。

直到前阵子症状越来越严重了,她在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一直以来的心慌手抖症状,压根不是什么低血糖,恰恰相反,居然是糖尿病



为什么心慌手抖会是糖尿病呢?这似乎有点超出认知了,甚至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

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位女士因为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很大可能患糖尿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并没有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所以也就没有引起重视。

不仅没有引起重视,反而还因为心慌、手抖等症状,错误地以为自己有低血糖,结果盲目地去补充糖分,使得病情愈发严重。

另外,由于长期患病自己却还不知道,导致她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神经功能出现调节障碍,同样也会出现心慌和手抖症状。

为什么人在饥饿时,会心慌手抖?

胃部排空所有食物的时间大概为4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人在进餐4小时后便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候如果不进食身体便会产生不适感。

当胃部被排空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不断地被人体所消耗,这时候如果还不进食,人体就会表现出体力下降和情绪低落等表现。

当饥饿达到8小时后,对于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由于长时间没有能量供给,中枢神经系统便会因为饥饿的刺激而出现精神恍惚和心慌等症状。

一饿就心慌手抖,可能和5种疾病有关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甲亢,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其主要是因为甲状腺合成和释放激素过多所导致的。

甲亢可能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增加,从而引发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和体重下降等问题。此外患者还会表现出心慌、手抖、易怒、消瘦、多食、大便次数增加和便秘等表现。

如果一饿就心慌手抖,特别是当双手伸平,十指分开时症状更为明显,建议及时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主要有甲功五项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



②心血管疾病

最典型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类患者因为受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可能出现血管狭窄和血流量减少等问题,有不少患者在发病前,特别是在饥饿状态下,就会出现心慌、手抖以及胸痛等症状。

还有一些心律失常患者,就比如房颤和室颤,在某些时候会因为血液难以正常流动,导致大脑出现短暂性缺氧,也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心慌手抖等问题。

③胃部疾病

胃是个很依赖于养护的器官,如果胃部出现病变,就会时不时出现一些不适症状,除了常见的胃痛、胃胀和反酸等,一饿就心慌手抖也是一个典型表现。

胃部出现病变,当胃病患者处于饥饿时,胃酸又在过度分泌,心慌手抖症状自然就出现了。另外,胃溃疡患者在饥饿时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

④贫血

很多人都患有贫血,贫血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不足导致的。长期贫血,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组织缺氧以及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出现疲劳、心慌和手抖等症状。

不过贫血所引发的心慌手抖一般和饥饿没有太大关系,哪怕大量进食,症状往往也不会得到很好缓解。



所以,如果你明明不饿,但依然经常心慌手抖,要考虑是不是贫血造成的,最好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

⑤帕金森

如果是中老年人经常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那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帕金森,因为帕金森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手抖。

不过帕金森所导致的手抖有很明显的特点,一般是单侧手部开始抖动,且以手部震颤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静止时抖动明显,虽然意识能够控制住但控制时间并不久,当机体处于运动时抖动减轻甚至是停止,当机体处于激动或紧张等情绪时,抖动又会加重。

总而言之,此类症状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在进食或者食用甜食后症状能够得到缓解或消失,一般问题不大。可如果症状经常出现,哪怕进食也无济于事,且越来越严重,建议及时完善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