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反映称江津城区不少地方突然冒出了多家只对中老年人开放的“1元或免费领鸡蛋”的店铺,领完鸡蛋后,店家就把他们拉进一个微信群并观看直播,让其在直播间消费购物。
那么“1元或免费领鸡蛋”的招牌下
是否存在电商诈骗等猫腻?
下面跟随《今日关注》栏目
到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几位中老年人,“扫码1块钱或免费领鸡蛋”的事情已经是街知巷闻,随后,记者对几家打着“1元钱领40颗鸡蛋”招牌的店铺展开走访。
店铺声称,扫码领鸡蛋是商家给予中老年人的专有福利,由于记者比较年轻,因此拒绝了记者扫码领鸡蛋的要求。随后,采访团队另一位记者大哥上前扫码,才以1块钱领到了10个鸡蛋,并根据店员提供的二维码加入一个微信群,记者发现,仅仅这一家店铺就有十几个微信群,微信群里有几百人。
虽然记者加入了店铺的微信群,但记者发现,剩余的30颗鸡蛋,则需要通过按时观看直播领取“福利券”的方式依次获得。在被邀请进直播微信群后,记者跟踪观看了近三周的直播内容,刚开始时,主播还只是唱歌、聊天,按时发放所谓的“福利券”,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营销攻势,直播风格就开始变得魔幻起来,浮夸的语言将一些产品功效描绘得天花乱坠。
在20多天的直播中,记者注意到,每天晚上的直播,随便一场点赞量都能轻易达到几十乃至上百万,在线观看人数最多高达22万人,几千上万单的商品,上架后瞬间就被一抢而空。
在这些直播平台上“卧底”了近一个月,记者发现,除了主播在带货时采用了不少浮夸的语言宣传外,并没有对中老年消费者采取强制消费或捆绑消费的手段,记者也在部分电商平台对直播间内出售的商品进行了搜索,价格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更加便宜。
这些店铺和电商平台为什么会把目光放在中老年人身上?一些中老年人告诉记者: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发生转变,社交圈逐渐缩小,子女又因工作忙碌陪伴时间有限,这使得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愈发强烈 。不少电商平台通过情感诱导的方式,如在直播中对中老年人嘘寒问暖,扮演起“云家人”的角色,让他们感受到久违的关怀,从而获取信任,利用老年用户渴望关怀的心理,诱导他们下单购买产品。此外,中老年人在消费决策时,更倾向于依赖经验和他人的推荐,如果他们信任的人,如情感主播、所谓的 “专家” 推荐某款商品,他们很容易就会相信并购买。
面对潜在的网络消费风险,中老年人在选择电商平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保护权益科科长 卿德华
消费者在电商购物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网购平台和直播平台,钓鱼网站需提防。众多平台抛出让人应接不暇的优惠活动,建议广大消费者认准正规平台,优先选择经营时间长、信誉度高、访问量大、资质齐全的购物网站及直播平台。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第二,各类优惠活动和直播活动,要理清规则和商品信息。消费者对商品信息、购买规则,应及时向商家、平台客服或者是相关行政部门咨询。尤其是对预付定金、商品介绍、赠品信息、退换货规则等,要慎对。第三,谨防陷阱,理性消费。消费者选购商品时,一定要根据家庭或个人实际需求科学理性地消费,不要盲目被平台或直播的优惠,或者是折扣所迷惑,切忌冲动消费和资源浪费。
温馨提醒
在验货签收时要细心及时,最好当面验货,尽量避免电话验货。要查验合法证明、标识标签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要求。注意退货时限与退货费用负担规定,保留购物凭证,依法维权。消费者要妥善保管支付记录、订单号等有效购物凭证。若发生消费纠纷,第一时间协商解决,假如协商不成,请拨打经营者实际经营地或平台经营者住所地的12315,寻求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如果您有什么烦心事儿、困难事儿
或者对节目有什么意见建议
可以通过最江津APP、江津发布
江津融媒微信公众号登录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问政平台
给栏目留言
热线电话(023)47521651
全媒体记者:陈涛 王浩然
实习记者:刘恩帝 成 婷
主持人:杜文飞
视频编辑:张 瑗
编辑:傅婧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河 流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