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前期,我军在后勤补给上遇到了很大困难。敌人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我军后勤运输遭到很大损失,前线数十万将士一度连吃饭都成为了大问题。彭总曾用6个字来形容:饥无食、寒无衣,东北地区曾一度发动家家户户做炒面,一把炒面一把雪成了志愿军的真实写照。其实战场上有时连这个也不一定能吃到。对比美军土豪般的伙食,着实令人心酸。我们先来看看志愿军战士的几个场景。



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并没有影响志愿军顽强杀敌的斗志。





由于敌人在前期拥有完全的制空权,我军即便宿营也无法生火做热饭,在严寒的冬季只能吃到冰冷的食品。



从图片上看,战士们似乎吃的是土豆。实际上在一次战役和二次战役期间,炒面也还没有大规模送上前线,几个冻硬的土豆、玉米,经常就是战士好几天的全部热量来源。在零下30度的严寒里,需要放在贴身处,用身体热量把冻成冰坨坨的冻土豆暖化,一点点地啃食。



炒面的发明,在一个时期里极大的解决了我前线战士的吃饭问题。在当时条件下,这种携行方便、耐贮存的熟食,成了志愿军的主要食品。



然而,在敌人空中和火力的巨大优势下,我军后勤依然面临极大困难,把补给送上一线要付出很大代价。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土豪美军的伙食吧。



这是美军的单兵口粮。一个三人份的C类口粮,通常包括午餐肉、压缩饼干、豆类、脱水蔬菜、水果糖、咖啡粉、果汁、口香糖,还有火柴、香烟、针线盒和剃须刀片。



对这种敞开供应随便吃的口粮,当时的我军想都不要想,美国大兵却经常一脸嫌弃。因为他们还有更多好吃的。





美军的A类口粮,一般是用新鲜食材由厨房加工成的热餐;B类口粮,一般是罐装食物,仍然需要加工的半成品,这两类口粮在口感上还是要比C类强得多。美军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能够较好保障的。





除口粮外,土豪军还往前线大量供应威士忌、葡萄酒、咖啡、果汁、巧克力,所以美国大兵连吃带喝,小日子过得很是舒坦。





遇上节日,还有从国内特别供应的火鸡大餐,供大兵们开心大嚼。美军的伙食,即便放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里,恐怕也是排名第一。





由于不用担心空中威胁,后方的美军无忧无虑地开办厨房,制作新鲜烤制的面包,甚至还能惬意地在草地上跟小狗儿共餐。









就连美军的小跟班儿们也不甘落后,法国人往前线使劲送葡萄美酒,英国人带来了美味的咖啡和英式布丁,连二哈土耳其的大兵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土耳其烤肉。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被吃着炒面的志愿军战士打得满地找牙。





就连南朝鲜的伪军士兵也能跟着沾上光,热腾腾的米饭,品种丰富的单兵口粮,吃得很是享受。当然,吃的再好战斗力依然很渣。我军最喜欢打的就是伪军,志愿军战士最担心的就是伪军撒丫子跑得太快难以全歼。



到了战争中后期,我军的后勤补给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武器装备、弹药、被装到伙食供应,已经比前期要强很多,图片上应该是我军战士在坑道里面包饺子。虽然我军装备落后,在后勤上比美国佬差了大一截儿,但是我军坚韧不拔的毅力、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是美军望尘莫及的,最终还是被从鸭绿江一口气赶到三八线,一直到今天,再也不敢跟我国正面对决。七十年过去了,我军早已今非昔比,真心为我们强大而英勇的人民军队感到高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