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检察院支持农民工起诉追讨欠薪并开展调解。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检察院的荣誉墙上,“全国文明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30余个奖牌见证着这个只有40余人的基层检察院的蝶变。荣誉背后,是该院应用制度创新、数字赋能与人才强检激发出的协同效应。
管出来的高质效
“以前总被考核指标追着跑,现在聚焦‘三个管理’轻装上阵,能够专心琢磨怎么办好案子。”该院重大、职务、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石良玉深有感触地说。这个仅有1名员额检察官的部门,要办理三类案件并承担多个专项活动开展任务,石良玉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但该部门办理的案件却是全院的质效标杆,秘诀在于该院建立的管理体系:制定一体优化“三个管理”工作细则和案件质量检查、评查、讲评工作办法,定期召开业务质效分析会,院领导带头开展案件质量讲评;成立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建立刑事案件质效分析机制等,为高质效办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权责,引领科学管理,推动创新发展。
2024年以来,该院积极探索“三个结构比”实践运用,在持续做优做强刑事检察的同时,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占比达到25.8%,同比上升1.51%,依职权监督案件数、主动发现案源数同比均有增长,“四大检察”发展更加全面协调,法律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办案质效稳中向好。
应用数字新引擎
2024年3月,该院通过研发的农业保险补贴监督与治理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出22条异常数据,引起检察官马杰的注意。逐一排查核实后,马杰发现了虚构标的骗取农业保险补贴、违规承包等违法行为,行政监管部门在实施农业保险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年5月,该院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农业基础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督促3名虚假投保人向保险公司退还理赔金3.5万元,保险公司向财政部门退回保险补贴资金7.9万余元。
在平罗县检察院,运用法律监督模型办案出名的不只是马杰,通过探索数字检察日调度、周例会、周标兵和嘉奖令等机制,构建和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早已成为该院每一名干警的自觉。截至目前,该院先后创建和应用法律监督模型201个,应用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相关线索后,依法保障480余名农民工拿到工资。
培育新生力量
“这起案件要重点核查赃款购买基金股票行为。”在案件分析会上,刚被提拔为副检察长的李彦飞正指导新人办案。通过导师带徒机制,该院20余名青年干警在短短几年迅速成长为院领导或业务骨干,“90后”李彦飞便是其中一员,像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该院还有许多。
“我院建立‘列席检委会+跟班实训’机制、重大案件青年领办机制,分批选送青年干警跟班锻炼和定向培养,鼓励参与专项行动和办理专案,让青年干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壮筋骨、长才干。”该院检察长金立栋说。该院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部主任杨佳俊同样也是“90后”,他正是从办理涉黑涉恶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中历练出来的业务尖兵,在成为员额检察官4个月后就被提拔为部门主任。
据统计,该院2年来提拔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80后”“90后”青年干警8名,院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专业素养持续优化,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竞赛能手”等先进典型,持续为基层小院腾飞注入了新生力量。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