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殷行路北侧政悦路西段,平整的人行道在路灯下延伸。最近,去生态连廊锻炼的居民们发现,那个矗立二十载的“铁疙瘩”消失了踪迹。随着中国电信信号箱的迁移,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隐形拦路虎”成为历史。

这个占据人行道“C位”的光纤交接箱,曾是市政道路变迁的“活化石”。居民冯先生向记者描述,箱体占据通行要道,夜间昏暗时行人需小心绕行,“磕碰事件时有发生”。


改造前

作为新江湾城生态连廊一期重要入口节点,该路段日均人流量逾千人次,安全隐患噬待解决。 新江湾城街道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破题。管理办副主任江骁骋介绍,街道组建专班开展“考古式”溯源,发现该设施系市政道路改造遗留问题。在锁定权属单位后,街道与东区电信局搭建“即时响应-协同处置”的政企联动机制。双方确定专人紧盯施工进度,共同排摸地下管线分布,和相关部门协调确认新位置,协同攻坚审批环节,积极联系各级审批管理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将原本数月的审批流程压缩至20天,刷新同类事项办理速度。

“审批通过的当晚,施工队伍就进场作业。”江骁骋说,迁移工程面临地下管网复杂、新位置选择受限等挑战。工作小组明确“安全迁移、高效便民”的工作目标,将移装流程细化拆分,精确各个节点时间安排,力求提前完成任务响应群众呼声。


改造后

如今,这条人行道上,推着童车的家长与夜跑族从容交错。冯先生感叹:“现在晚饭后散步,再不用‘绕桩’了。”这处“微更新”不仅畅通了城市“毛细血管”,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新范式——以绣花功夫解决民生痛点,用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壁垒,让“人民城市”理念在方寸之间生根发芽。

文字丨毛信慧

图片丨毛信慧

编辑丨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