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热度,既能帮小米SU7 Ultra争取到订单,也能让它的‘致歉’冲上热搜第一。昨天(5月7日),小米汽车因一天内两次致歉引起全网围观。
第一个致歉针对 ‘排位模式翻车’。5月初,小米汽车向SU7 Ultra车主推送了1.7.0版本更新,新增的‘排位模式’,将车辆1548匹马力锁到900匹。如果要解锁,需要先达成苛刻的赛道成绩。此举立刻引来车主不满。变相阉割性能!虚假宣传等质疑此起彼伏。小米汽车在5月7日深夜紧急致歉,首先承认设计失误,其次立即暂停推送,并承诺4-8周内取消解锁限制,并向车主道歉。
第二个致歉针对 ‘百万碳纤维竟是摆设?此前,有SU7 Ultra车主发现加价4.2万元配置的 ‘双风道碳纤维前舱盖’,既导不了流,也压不住车,博主用鼓风机一吹,纸巾纹丝不动!这类质疑让小米汽车的配置,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对此,小米汽车紧急二次致歉,首先承认设计侧重造型复刻,功能仅是辅助散热,但可以减重1.3公斤。补救措施是未交付的免费换铝盖,已提车的送2万积分(价值2000元)。
可以说,小米汽车的“网红体质”是把双刃剑。好处就是,有很多用户可以完全不试驾,甚至没有见到实车就购买。坏处也显而易见,一旦性能与宣传的不符,就可以引发舆论危机。
从3月29日小米汽车的高速燃爆再到5月7日的两次致歉,近来可谓小米汽车的“多事之秋”。如果小米汽车的设计和性能都和其在外的名声相符,那么小米汽车可以安然度过现在的困难时期。但如果此前的设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那么可能更大的困难还没真正到来。
这个问题您怎么看?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