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出土器物(二)
1.陶罐(M5:2) 2.墓志盖(M5:3-1)
3.志石(M5:3-2) 4.三彩陶罐(M5:7)
5.铜钱(M5:8) 6.镰刀(M5:9)
NEWS
新发现
近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
晋中市平遥县北汪湛村唐墓M5的发掘资料。
该墓的年代在初唐末期,
据出土的石质墓志可知,
墓主为太原郡人士,
为山西地区初、盛唐过渡阶段墓葬
提供了年代标尺。
▲北汪湛墓地位置示意图
2023年1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晋中市博物馆、平遥县文物所对山西省平遥县北汪湛墓地进行了发掘。该墓地中部偏北发现一座砖室墓,编号为M5。
▲M5位置示意图
M5为竖穴土圹墓道单砖室墓,由墓道、墓门和墓室三部分组成。
墓室平面呈圆形,顶部为砖砌穹窿顶。墓室北侧为棺床,棺床上放置有两具人骨,北侧人骨为女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俯身直肢葬;南侧人骨为男性,年龄在55岁以上,腰椎胸椎有关节炎,仰身直肢葬;墓室东南角放置三具未成年人骨,均为迁葬,周围以三块墓砖进行围挡,均未见明显葬具。
▲M5平面图及剖视图
随葬遗物共计13件,包括陶罐5件,陶碗1件,陶纺轮1件,三色釉彩陶罐1件,铜钱2枚,铁器2件,墓志1合2方。
▲M5出土器物(一)
1.陶罐(M5:2) 2.三彩陶罐(M5:7)
3.镰刀(M5:9) 4.陶碗(M5:10)
5.纺轮(M5:11) 6.铲(M5:13)
▲M5出土器物(三)
1.陶碗(M5:10) 2.纺轮(M5:11)
3.铜钱(M5:12) 4.铲(M5:13)
其中,墓志分为志盖和志石两部分。志盖为盝顶形,是唐代墓志形制的普遍形式。志盖有图案,腐蚀严重,漫漶不清。志石近方形,志文竖行7行,满行9字,共46字,楷书。
根据志文记载,墓主人名讳间,太原郡人士,于武周圣历三年(700年)葬在汾州平遥县东二十里王湛村北十里处。由此可知,该墓葬年代为初唐时期。平遥在唐初属介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介州,平遥改属汾州,至天宝元年(742年)又属西河郡。
该墓志志文所记墓主人下葬位置以初唐“平遥县”为参照,为进一步明确隋唐平遥城的位置提供了佐证。
▲M5墓志志石拓片
该考古项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与山西其它唐墓出土的器物相比较,可知山西地区的唐墓在初唐时期的随葬器物多以灰陶和三彩釉陶为主,釉色较为丰富,盛唐和中唐时期随着白瓷的兴盛开始逐渐成为随葬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与初唐时期流行唐三彩,盛唐和中唐时期流行白瓷存在直接关联。
M5年代在初唐末期,为山西地区初、盛唐过渡阶段墓葬提供了年代标尺,墓葬形制及其出土器物为认识晋中乃至整个山西地区唐代墓葬的丧葬习俗与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M5铜钱拓片
(图文来源于“考古汇、山西晚报、文博山西”,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