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沥的雨水从古宅的天井里落下似乎成为古戏台上音乐剧《小城之春》的雨幕,为原本就有些唏嘘的剧情平添一丝忧郁……今天,第十三届上海市优秀民营剧团展演在广富林的古宅里启幕——演艺新空间与文旅新景点完美融合,且《小城之春》“回归”到了费穆1948年的拍摄地点之一松江。


文旅融合 入景入戏

作为本届上海市优秀民营剧团展演的开幕戏,《小城之春》显示了演艺新空间的拓展,也呈现了民营剧团的优质。

即日起至6月30日,共有19个剧团将参与15台演出,涵盖14台大戏和1台小戏,形式包括音乐剧、话剧、沪剧、昆曲、儿童剧、黑光剧、音乐会、打击乐、舞蹈、杂技等10余种艺术形式,再一次展现出上海民营文艺力量的蓬勃生机。

据现代人剧社负责人张余介绍,广富林新近“搬”来了四幢古宅——其中一幢自徽州迁移来的知府楼,与《小城之春》的气质颇为贴切。于是,原本现代人剧社就上演过的舞台版音乐剧《小城之春》改为沉浸式的表演方式,让四位演员穿梭在古宅里,于60位观众之间演出,不仅让建筑可阅读,也更具故事性、更可被感知。演艺新空间自然而然地也成为文旅新景点。

上海开心麻花的音乐剧《夏洛特烦恼之逆转未来》以文旅融合形式稳步强势推进,目前已走出上海落地苏州中心商场和绍兴上虞曹娥里十三弄景区,于2025年5月开启长期驻演。该剧突破传统剧场模式,通过三面台的观演关系,带给观众多视角下的零距离互动体验,该剧设置复古校园场景以及互动玩法,观众可佩戴“值日生”袖标参与剧情活动,吸引Z世代观众。

原创剧目 关注现实

在展演剧目中,原创作品占比75%,再次体现了上海民营剧团“接地气”的创演实力和主动参与的社会责任感。

如,上海光启话剧艺术中心的沪语话剧《谢谢侬爱我》以两位中老年病人的黄昏恋为主线,探讨子女对父母再婚的矛盾态度。该剧通过幽默与温情的叙事,展现家庭伦理冲突与社会观念的碰撞,旨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上海小韦伯剧团的海派话剧《小花园电话亭》根据上海最后一座公用电话亭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上海老人坚守公用电话亭29年的感人故事,呼应《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过非虚构塑造出的老年人形象——他们挣脱年龄桎梏、以开拓精神守护城市记忆,展现老龄化社会中个体生命的坚韧与城市生活的温情,折射出上海市井文化、体现城市精神。

上海上艺戏剧社的原创话剧《绣梦》以“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郭秀玲的故事为原型,以西藏氆氇工艺振兴为切口,展现新时代女性在产业转型与文化传承中的智慧与担当。旨在以榜样的力量传递“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匠心织就未来”的精神内核。

创新科技 赋能戏剧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不少新面孔——一批年轻的民营院团当家人在舞台上发挥大手笔,融合了多样元素,大胆突破:比如由云朵音乐剧团出品制作的原创音乐剧《山海经》以神话为蓝本,融合非遗皮影、京剧打戏与多媒体技术。剧中皮影桥段由传统手艺人表演,打戏灵感源自经典京剧《三岔口》,配合多媒体实时投影,开创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新路径。该剧打造合家欢舞台盛宴,一经开票即售罄,成为年轻观众的热门选择。该剧曾入围“演艺大世界”华语原创音乐剧展演,并受邀参与中马、中新建交周年国际交流演出,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缪时文化出品的音乐剧《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自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以悬疑题材和舞台效果破圈。该剧的舞台呈现十分惊艳。在上海大剧院的大舞台上,多层舞台与灯光特效构建多重时空,明暗遮挡、光影重叠等,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完全打破了传统剧场限制;多媒体是本剧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促进了人物、场景与社会背景的和谐统一,使观众从多感官上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该剧已收获无数好评,并引发大众讨论热潮,展现出上海民营院团在类型化创作中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号召力。

原标题:《演艺新空间成文旅新景点 第十三届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今在广富林启幕》

栏目编辑:孙佳音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朱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