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城最好的小学,全校学生三千多人,每年的全县统考成绩基本都位居全县第一。学校各种荣誉都获得过,素质教育全面开花。但就是这样一所外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名校,在很多老师心中其实并不怎么样。
为什么老师们对自己的学校并不感到骄傲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学校教学成绩优秀,主要是因为生源好,生源绝对是第一原因。
在很多家长心中,一所学校教学成绩优异,一定是老师水平高,学校管理有方。有这些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生源好,生源绝对是第一因素。
虽然小学是就近入学,但我们学校招收的几乎都是小县城中高收入群体的子弟,包括县城几所学校教师子女、几所医院医生子女、县政府重要机关员工子女等等。这几个群体绝对是小县城收入最高、受教育水平最高的群体,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太差。有老师在班上统计过,父母在乡下的孩子非常少,父母没工作的也很少。而且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在上辅导班,所以成绩优异绝对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的原因。
第二:学校很多课程其实上得都很糟糕,和乡下学校也没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很崇尚名校,以为名校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开设课程很全面,每一门课上的都很正规,有专业的老师,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事实上,在应试教育面前,就算是一些名牌学校,和乡下学校也没什么区别。
以我校为例,课程开设的倒是很全面,书法、编程、劳技、阅读、体音美等课程都有。但是除了语数外,其他课程上的都很潦草,和没开设也差不了多少。书法课,很多学生不带毛笔,上课认真写的没几个人;编程课,老师基本不教什么知识,上课学生就是玩游戏;劳技课,是语文老师兼职的,从来没上过,上的是语文;体育课,上课基本都是自由活动,体育活动很少进行。至于像心理这样的课程,虽然开了,但也基本不上,最多拍照留念。
名校更追求成绩,所以和乡下学校基本一样,对不考试的科目基本也不重视。
第三:学校各种组织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少,但很多都流于形式,意义不大。
现在的学校一方面拼命地追求成绩,另一方面还想方设法的展示自己的素质教育成果,总想以各种方式告诉大家,我们既要成绩又要素质,我们是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会组织师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家长看到学校开展的活动,也非常的激动,但事实上,学校开展的活动和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任何关系,关键是很多活动还流于形式。
以运动会为例。学校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会召开,有开幕式、闭幕式,形式也很隆重。但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运动员都是临时选的,不会层层选拔,更不会提前训练,明天开运动会,运动会前十分钟通知班主任选拔运动员,学生临时报名参赛。为什么这样?因为平时的体育课都没怎么上,体育老师对学生的体育素质也不了解,班主任当然也不可能了解,所以随便挑几个比赛完事,反正最后总会诞生冠亚军的。
大家心目中神圣的运动会,其实过程非常的仓促,远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隆重!
第四:学生除了成绩好,整体素质其实很差,基本上是一届不如一届!
名校的学生素质就一定高吗?事实上,这些学生除了成绩优秀,其他方面并不突出,基本上也是一届不如一届。
我们学校,学生顶撞老师、谩骂老师的现象也很多,这些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是根本不尊重老师。至于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扰乱课堂纪律更是家常便饭。无组织无纪律是当下很多学生的常态,很多学生仗着自己学习好,目无尊长,甚至嘲笑老师。很难想象,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学霸,是未来985名校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接班人!
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绝对是一届不如一届的,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很多小学生就表现的非常自私自利,毫无宽容之心!
一所学校或许代表不了全部,但至少可以看到,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县城及下乡的教育现状是非常糟糕的,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美好。领导们盲目的追求成绩和政绩,没有人真正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综合素质每况愈下,这都是不可回避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