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大家假期回来打工的第一周还适应吗?
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每天睡醒啥也不干,
莫名其妙觉得很累;
困得不行了,
还是无法放下手机好好休息;
明明睡了挺长时间,却越休息越累;
熊猫君偷偷听到编辑部的同事们聊起——
最近疲惫的身体还混合着,
+没好好休息的失落,
+虚度时间的自责,
+什么时候可以不上班的终极幻想!
想必这大概是打工人们的“集体性心理创伤”了,
所以今天熊猫君就给大家挖来了一本适合东亚人的疲劳休息指南——
《5分钟高效休息法》。
这本书含有50多种高效休息方法,适用于29种不同的场合,
帮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随时随地学会休息、养精蓄锐,重获能量!
限时5折包邮,到手价仅需25元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1
5分钟高效休息法,
有时甚至1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我们都希望自己时刻自律、高能量、动力满满,
每一天都活得无比充实,
即使休息时,大脑后台也常常呈现出焦虑的状态。
但实际上真正的高效不是满格运转,
而是懂得在电量不足的时候调成节能模式!
正如《5分钟高效休息法》里面所写的:
休息不仅仅是喘口气,
休息的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怜悯、自我善待。
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我们需要休息,
就像需要适当的营养、水分和睡眠一样。
这让熊猫君想起反复在网络刷到一个话题,
说的是。
其实结合书中内容来看,
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长期处在紧绷状态,
将每时每刻都定位在人生的“关键期”,
一直以消耗极大的方式苦苦支撑、努力试图平衡,
导致每个阶段都活得很累。
少年式疲惫:
在生物钟还没准备好苏醒,
大脑还没准备好运作时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学习成绩比身体锻炼以及创造性的自我表达更受重视;
青年式疲惫:
计算花多少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成为有房一族,
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才能获得成功;
中年式疲惫:
育儿费用飙升,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像没有为人父母的压力一样去工作,
同时又要像没有工作压力一样去为人父母;
老年式疲惫:
延迟退休,要攒多点钱才能安然入睡。
如果你也活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之下,难以真正放松,
被KPI追赶/为朋友圈交友圈焦虑失眠/人际关系中反复自疑/陷入休息恐慌……
熊猫君特别想把这本书推荐你!
哪怕只是平常无聊时,抽出10分钟随手翻一翻,
都能帮助你更好地关爱自己,
更好地照顾自己身体,学会如何真正的休息!
书中提供了超多简单易操作的休息方法,
完美匹配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
不需要任何特定的条件,
随时随地从忙碌快速切换到放松、惬意的状态,
5分钟高效休息法,最快30秒就能恢复能量!
限时5折包邮,到手价仅需25元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2
亚马逊4.5分好评,
科学休息法放松你的身心!
本书作者苏西·雷丁是著名的心理专家,
还是瑜伽教练和营养师。
《5分钟高效休息法》的理论和方法,
不仅来源于她过硬的专业储备,还脱胎于她自身的特殊经历。
婴儿的降生,父亲的病逝,使得她身心疲惫不堪,
久久无法休息,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这样的困境中,她开启了“自我关怀”的探索,
摸索出了不同情况的高效休息法。
如果你——
工作太忙,总是没空休息?
可以试一试30秒猴握手印法:
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手掌相对,指尖相扣,前臂与地板平行,尝试将双手拉开。
保持手印,呼吸几次,专注于身体的力量,然后放手,将手臂放在身体两侧。
双手调换上下位置,重复以上动作。
一到下午就犯困,总是打不起精神?
可以试试按摩你的“角”:
双手握拳,把拇指的指腹放在额头上,想想那里有两个“角”
紧紧按住,呼吸5次,想想自己按下了重启键。
明明睡了挺久,却越休息越累?
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科学睡眠方法!
小睡的理想时长:
10~20分钟能够提升专注力,90分钟能够恢复活力。
小睡的理想时机:
醒来后的6~8小时,通常是下午1点至2点。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收获了读者的大量好评,
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因这本书而获益匪浅,
它是真正提供科学休息法的指导手册!
而在装帧设计上,它也做到了细节相当用心!!
全书全彩印刷,金句划线,
保证给大家还原最舒适的观感!
如果你——
总是忙于工作没空休息,
经常因为休息而苛责自己,
或者怎么休息都无法恢复精力,
都可以看一看这本《5分钟高效休息法》。
翻开本书,摆脱休息带给你的烦恼,重新定义休息,
轻松掌握高效休息的技能,
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老规矩,
今天熊猫君为大家带来了限时福利!
原价49.9元的《5分钟高效休息法》,
今天限时5折只要25元包邮到家!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微信读书、得到、
掌阅、知乎、多看、当当云阅读、
豆瓣阅读、蜗牛读书等平台,
可购买、阅读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