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与中国就此类协议的谈判尚未开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
贸易港口(资料图)
近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指定伊朗和中国6名个人和6个实体,理由是他们参与了一个代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采购弹道导弹推进剂原料的网络,称该网络为从中国向伊朗采购高氯酸钠和癸二酸二辛酯提供了便利。“此行为危及美国和我们合作伙伴的安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还破坏中东稳定,违反旨在防止这些技术扩散的全球协议。为以实力促和平,财政部将继续采取可用措施,阻止伊朗获得推进其导弹计划所需的资源。”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本轮“对等关税”举措,其核心诉求是通过缩减对外贸易赤字来提振就业,以此兑现对选民的承诺,并非单纯针对中国。然而政策引发的股市承压尚在情理之中,美元汇率与国债价格同步下跌、国债收益率逆势攀升的“三杀”局面,直接触动了华尔街金主们的敏感神经。特朗普宣布暂缓“对等关税”90天之际,正值美股暴跌,美债和美元被大量抛售。这一现象被称为“股债汇三杀”,对美国经济来说是重大危险信号。
特朗普一直吹嘘,他的关税政策是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是,美国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飙升,美国制造业的利润被大幅压缩。特斯拉、苹果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早已开始寻找替代方案,但短期内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其次是美国的消费者为特朗普的关税买单:去年第一季度,美国通胀再次抬头,核心CPI同比上涨4.2%,其中关税导致的进口商品涨价是重要推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对中美博弈的情况,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公开表态,指出即便不是特朗普上台,美国也会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因为两国的矛盾长期存在。在很多问题上,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难以达成一致,但在对华政策上他们都达成了共识,就是要遏制“中国步步紧逼的挑战”。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直言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美国想要维持以自己为核心的“单极霸权”,他们与主张全球多极化发展的中国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贸易战、关税战无法避免。
中国外交部长在金砖国家外长会上重申,中国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霸凌,这一表态不仅是对美国的回应,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有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敢于“一锤定音”,是因为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已经不是美国独说了算。中国国内市场广阔,供应链完整,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美依赖度高,美国越是“加码制裁”,越可能激起中方加快去美元化、扩大东盟和中东合作的进程。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面对美方高压时,依然稳住阵脚。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战、贸易战,这不仅仅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是捍卫国际经贸秩序和国际公平正义。面对充满不稳定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外商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中国的发展继续是世界的共同机遇。我们将坚持“开门”而非“关门”、“拆墙”而非“筑墙”、“赋能”而非“争利”,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