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眼旁观到暖意共生:不止口号,亦是变革
什么样的纪录片才是当下观众最急需看到的呢?
5月8日,借由2025阿里大文娱商业春季云发布,优酷纪录片上新了10部好内容,并提出了"人间温度,不止纪录"的新主张,将温度叙事作为撬动行业变革的支点,着眼人间温度、纪录世界的深邃与柔软的品牌理念和内容格局。《极境》《地球修复师》《同饮一江水·江湖菜馆》《万物经济学(第二季)》《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第二季)》《诗美中华》《一城一味·南来北往》《一起吃大席》《新鲜市集》《我的机器人朋友》,从舌尖烫过的江湖、到冰川撞上热血,再看科技中涌起人文忧思、乡愁炖在大席……优酷记录的是故事,更是藏在世间万象里的笑泪与温暖。
过去十年,中国纪录片行业经历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蜕变,纪录片以其议题深度,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成为青年群体的精神刚需。从《江湖菜馆》掀起全民追看热潮,到《奇妙之城》以创新视角诠释城市人文魅力,纪录片领域早已撕掉“小众”“说教”的标签,成为兼具文化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新赛道。
但繁荣之下,亦有隐忧。比如纪录片行业中存在大量同质化的美食、历史、地理类型的纪录片,同一套模板,稍微调整一下拍摄主题,就能批量化制造一系列大同小异的作品。部分纪录片在形式与内容上,固守成规,真实有余,但趣味性与情感共鸣不足,沦为无人问津的科普宣传片。
那么,如何让纪录片创作更上一层楼,吸引更多人发掘到纪录片的独特魅力呢?今年,优酷纪录片给出了一种非常新颖且准确的思路——让纪录片有温度。只有有温度的、贴近生活的、见微知著的真实,才是真正契合当下时代需求。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的真实,也是纪录片应该追求的“有温度”的真实。
优酷想要实现的,是纪录片从“冷记录”向“暖共情”的范式转型,这一转型打破了传统纪录片要求冷眼旁观、客观记录的创作习惯,而是希望创作者同样能够置身事内,在记录中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振。
片单解码:遍观天下事,重拾烟火气
在优酷新片单中,温度被具象为三重维度:自然探索的人文关怀、市井烟火的治愈力量、科技发展的人本思考。
《极境》通过探险家与艺人的双重视角重构极地叙事——前者用理性的探索精神普及冰川融化的现象,后者以感性追问触发观众共情,这种形式上的突破有效地缩短了自然环保问题这类宏大议题与个体体验之间的距离。
这种“硬核科普+沉浸体验”的叙事,既保留极地探访的专业性,又以情绪共振打破环保议题的抽象化困境。
《地球修复师》同样从艺人视角出发,带领观众去了解“地球修复师”的工作。本片以技术理性为底,以趣味性为动力,强调环保这一行为本身的趣味性,带领观众去看更多更有想象力的“生活垃圾”再生改造工作。
美食纪录片领域,《同饮一江水·江湖菜馆》继续聚焦街头市井、小巷弄堂里的美食烟火气。“江湖菜馆”的主题天然自带故事,自带共情点——在这样的菜馆里,美食不再是“乌托邦”的代名词,而是城市化进程中体力劳动者的生存注脚。
这部纪录片虽然聚焦的对象是菜馆,但主题表达层面真正的野心却是对“江湖”的呈现。
《万物经济学》第二季,薛兆丰依旧化身探访者,将经济学从象牙塔带入百姓家:放弃“高大上”的人物和叙事,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热话题,借助经济学家的视角理解当前眼花缭乱的经济社会现象,揭秘背后运行发展规律的密钥,增加民众智识。
这也成为了节目最宝贵的意义— 关注日常生活,关照人生冷暖,让经济学为普通人所用。在经济震荡的年景,努力成为饱含求知欲的观众提升自我、缓解焦虑的一剂良药。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第二季借用“野外科考体验”的形式,以中国科学院全球野外台站为目的地,带领大众了解科学家的真实工作环境。科普类纪录片一直以来的一大尴尬,就在于它们真实、客观有余而温度不足。
该系列纪录片侧重的呈现重心,正在于打破这层束缚,当外部视角进入之后,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科学家们的野外考察工作中,那些被忽视、被遮蔽的感性的一面。而要呈现有温度的这一面,纪录片无疑是最合适的载体。
此外,《诗美中华》集结文化学者重走李白、杜甫等诗人在蜀地的创作轨迹,运用数字技术复现诗词诞生场景,探寻隐藏在日常生活里的诗意;《一城一味·南来北往》横跨南北16城,通过标志性菜肴解码地域饮食密码,通过南北饮食差异展现城市温度与魅力;《一起吃大席》聚焦乡野宴俗文化,完整记录流水席从食材筹备到宴饮礼仪的全过程,透过年轻视角观察传统习俗的现代转型;《新鲜市集》以时空压缩叙事追踪食材极速流转链,聚焦地理奇观、特殊载体与市井人物三重维度,展现食材从原产地到菜市场12小时内的极速流转,打造 “中国版食材地理大发现”;《我的机器人朋友》深入智能制造前沿,给科技以温柔,既呈现人机协作的技术突破,也探讨人工智能伦理边界。
这份片单,清晰呈现了优酷对于纪录片未来市场生态的洞察。再硬核、再有吸引力的专业知识,都需要找到合适的“翻译者”来翻译,让观众看明白宏大叙事与自身个体微观体验之间的关联。这种“翻译者”的角色在这份片单中比比皆是,比如充当旁观视角的嘉宾,比如能把经济学原理转述成市井经验的学者。纪录片要想能够真正突破传统的边界,淬炼重生,开辟出更广阔、更具时代性的全新表达空间,就必须在真实性和情感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要学会“翻译”出那些具有烟火气的元素。
所谓温度,从来不意味着是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牺牲,不意味无端的煽情。优酷纪录片想要呈现的温度,是可感、可知的温度。在这10部新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极地冰川融化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千年之前的古诗词对今天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知道冷冰冰的经济学知识背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知道真实不仅仅是镜头中的、远处的真实,而是有温度的、天下同此凉热的真实。
本文作者:海妖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