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溪上支起桌椅,懒洋洋瘫坐水中央,清凉自脚心滑过;
非洲鼓在山间游荡,鸟雀的鸣叫也逐渐跟随旋律节拍;
鲜亮的粗毛线,从邻家奶奶指缝里「漏」下来,飞檐走壁,穿屋爬树,在百年夯土村屋上信手涂鸦,编织出奇妙的艺术装置……
这里是松阳,古村、山林、老街,符合一个理想假期应有的模样:松弛、新鲜,外加一点探索的惊喜,可以让人感叹「礼失求诸野」。
这里也是中国文旅发展变化的一个绝佳样本:那些原本热衷在景点或地标前打卡的人们,转身向山里走去
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2025年一季度,乡村游人次达7.07亿,同比增长8.9%(文旅部测算);前不久的清明假期,全国县域五星酒店热度同比上涨近 45%(美团旅行)。
松阳的表现也很亮眼:当季全域游客达91.1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其中过夜游客增幅达26.6%,显露出深度游的强劲潜力。
县域这片蓝海的开拓,离不开有趣的人,同频共振。
松阳,一早便乘风破浪,直向潮头。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集市是老百姓填补生活物资的唯一来源。
在松阳,集是聚会,也是派对。一聚1800年,朝夕不改,不离不弃。




十几年前,常有外国摄影师专程来松阳,拍摄这里的赶集:
五天一集,不同村镇有着自己的节奏;
集市摊位上,货物随时令更替,陪伴三餐四季;
逢年过节,集上自有应景的主题:临近端午,粽叶、艾草、菖蒲、端午茶便成为主角;到了春节,便是年货天下;
自家晒的白片儿、番薯干、金枣、柿干,山里采的端午药,房前屋后种的萝卜、白菜、南瓜,以及各式日用杂品,集上都有。
最受欢迎的永远是本地自产的新鲜蔬果,脆生生,鲜亮活泼。







⇡ 松阳过往赶集现场
直到今天,本地人依然迷恋赶集,除了交易之外,更有意思的,是交流。
「这里的热闹,不在买卖,在人。」
「看着是做生意,其实是老友聚众聊天,三五天里的家长里短、国际要闻,有人抢着说,有人等着听。」
行走在集市里,气味、声音与颜色交织,迎面都是热情坦荡,只需一个照面,就回到松弛温暖的旧时光。



对游客来说,集,就是当地一场最丰富的风土人情文化的大秀。
「少看一个日出日落不要紧,错过赶集,别处难寻。」
「小时候啊,才从街上赶集回来,就忍不住问我妈:下一次集市在什么时候?」






提起松阳,总会补上一句:「最后的江南秘境」。
的确,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民居、桥梁、庙宇、街巷等古迹,还有松阳高腔、木偶戏、竹溪锣鼓、山边马灯、迎神赛会等民风习俗和传统技艺,延续着 「山水·村落·农田」的生态格局,无愧「秘境」之称。



⇡ 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边马灯
更可贵的是,松阳的古村依然人气鲜活,绝非「凝固的标本」。
「拯救老屋行动」,培养出2000余名当地工匠,也让许多人举家从县城回到村庄。
生态完好但面临整村搬迁的沿坑岭头村,因画家的努力,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村」,每年吸引画家、高校艺术生、游客近3万人次。
樟溪乡的红糖工坊,把百年古法制糖的故事,说出了4D效果,每年有超过2万的游客直奔这抹甜香而来。
凋敝的古村陈家铺,因为一个民宿,一个书店,一跃成为山野顶流,夯土墙嵌入全景玻璃墙成了一道风景。
通往陈家铺的盘旋山路,从门可罗雀,到交通拥堵。





⇡ 松阳 先锋书店
在松阳,超半数乡村引入了诸如民宿、餐厅、茶饮、文创、研学基地、萌宠、手作等年轻业态。
无论是书店、民宿,还是其他生活方式,似乎都可以在松阳找到理想的沃土,相互滋养。
古老街区与年轻业态的琴瑟和鸣,吸引来更多年轻人。



⇡ 樢咖啡 主理人 :一欣人的回归,也意味着流量的回归。
那些古朴的生活经验重新回归视野,故事便也从这里说起。返乡的90/00后博主们开始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分享松阳日常的100件小事:
用茶枯水洗发,能改善头皮健康/滋养护发;
晒干后的柿子叶捣成粉末,再加入凡士林可以做成面膜;
新鲜的玉米须和车前草放在一起,可以煮成味道独特的玉米须茶;
端午茶去哪里采摘?如何制作?喝了真的会去水肿吗?
……
「松阳还有什么?」
隔着弹幕和评论,一言难尽,不如,你自己来逛逛——





时隔13年,2025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再度花落中国。
来自中国成都的刘家琨,成为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
一个由刘家琨主持设计的城市更新项目,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也因此频上热搜。



「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由建筑师刘家琨设计,坐落于松阳县城老街旁。项目以省级文保单位文庙与城隍庙为文化核心,巧妙整合老区委办公楼、上世纪粮仓、旧幼儿园等历史建筑群,通过新旧融合的空间叙事,打造出兼具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生活体验的复合型文化场所。在拥有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松阳老城里,明清老街是县城C位。
「这片街区自古便是松阳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与精神中心,历经百年变迁,遗存有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色建筑。」
如今,这片宁静街区破茧重生,生长出博物馆、酒店、咖啡馆和书店。
它还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



建筑师刘家琨说:「建筑应该揭示一些东西——它应该概括、凝练和展示地方的内在品质。它有能力塑造人类行为和营造氛围,提供宁静和诗意的感觉,唤起同情心和仁爱,培养休戚与共的社区意识。」
「他将乌托邦与日常生活、历史与现代、集体主义与个体价值等看似对立的事物编织在一起,设计出了支持和彰显普通市民生活方式的建筑。」在给刘家琨的获奖词里,普利兹克建筑奖如是说。
乡集,亦是一场试图唤醒城市与乡野对话的乌托邦实验。
这一次的松阳古村乡集,就在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
把来自中国各地的风物、文化,融入在地的风景,让在地文化与外来视线碰撞交流。⇡「寻找王维的诗意」陕西留坝⇡「葡萄酒也旅行」宁夏银川
⇡「书生有杏·湖上乡集」杭州西湖
在过去两年,宿集营造社在留坝、银川和杭州都举办过乡集,从线下火到线上,迎来百万关注。
宿集营造社
,赞281
宿集营造社
,赞291
今年,回到松阳,我们依然选择用一场乡集,打破城市与乡野的边界,打开关于美好生活的更多元想象。
一杯端午茶的价值,不仅在于解渴,更在于当面聆听摊主讲述「采药晒茶」的山居生活。
今时今日,消费早已不只是某种实际需求,也被各种文化意义驱动着。
消费者不只想要产品,还渴望真实体验。当人们亲手体验扎染,带走的不仅是一块布,也是一段「成为手艺人」的记忆。
在松阳古村乡集,你也会是下一个百年文化创造的一部分。
不只是一次摆摊,也不只是一次乡村价值重塑的共创实验。
期待更多人参与到松阳故事的续写和分享,不论,来自何方——





「招 募 信 息」
招募对象
非遗手作、文创设计、美食饮品
在地风物、民宿露营、生活美学
等品类均可报名
乡集时间
5月16日-18日
其中第一天为报到
报名内容
摊位介绍(品牌介绍)
主营产品介绍
产品美图
过往活动案例
联系方式:电话号/微信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