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战区”网站近日的一篇报道,介绍了美国海军星座级护卫舰的最新进展。这款护卫舰的首舰在开工两年后,只完成了10%的项目进度,这让许多美国网民十分不满。对于这一消息,有网民在“战区”网站的报道评论区发帖称:“这真是可耻,我怀疑这个项目是否应该就此取消。虽然我们确实需要这些舰艇,但这个项目似乎是彻底失败了。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先从意大利购买两艘FREMM,然后加入他们的FREMM升级版项目,或者从日本购买最上级护卫舰。”

其实不光星座级护卫舰遭遇困难,首舰FFG-62,2022年开工,到今天只完成10%的建造任务。两年多才完成了10%的建造任务,这速度跟蜗牛爬差不多。星座级护卫舰进展速度之所以慢,是因为他的设计图纸存在很多问题,等于是一边设计一边建造,这对建造来说是个很大的麻烦。此外,美国给沙特建造的MMSC护卫舰,目前也是问题多多,原计划2023年底交付。结果首舰直到今天也未能下水,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在军舰建造过程当中,沙特不停地提出新要求,导致军舰的建造进度拖慢。




美国军舰(资料图)

目前,美国仅有的几家大型造船厂,而且每一家都面临严重的生产能力问题。生产速度缓慢,甚至因为财政问题,迟迟难以交付。美国造船业衰落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取消了对商业造船业的补贴,认为市场会自行调节。但结果是,美国造船厂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失去优势,大量商业订单流向了亚洲造船厂。随着商业造船的萎缩,美国造船业开始严重依赖军用订单,整体规模大幅缩减。

更糟糕的是,美国造船厂还面临着严重的人员短缺危机,熟练工人流失速度比雇佣速度快得多,离职或退休的技术工人数量居高不下。即便投入大量资金,也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五角大楼2025年仅计划订购6艘新军舰,还打算减少订购数量来处理积压订单,可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除了造舰,美国舰艇设计也出了大问题。冷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有1200名设计人员,如今却仅剩下300人。




美国造船业极度萎缩(资料图)

2024年度,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占全球70%,手持订单量占59.04%,完工量占55.7%,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一方面,中国产能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拥有13个大型造船厂。中国已实现电磁弹射、智能船舶系统等重大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中国军民融合的产业生态。中国通过“模块化异地协同建造”“造船+金融”等创新模式压缩工期,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可将舰艇建造周期缩短40%。

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对美国不利的变化,只是美国不愿意承认,还一直利用媒体为自己打掩护,俄罗斯媒体《军事评论》没有给美国保留脸面的意思,在近日的报道中有意“泄露天机”,讲出了目前美国海军面临的实际情况。根据俄媒的推算,中国海军成为“世界第一海军”,还有至多10年时间,再快一点,可能只需要7年时间。根本不需要打一场战争,只需要等着美军自己让出制海权,毕竟到那时,美国已经没有能力维持其海军规模了。




美造船厂(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4日发布独家报道称,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陆军正在组建新的机动部队,以“应对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华尔街日报》对他的采访侧重美陆军在战略上如何“针对中国”。克拉克宣称,中国的“激进行为”已使该地区环境变得更加危险,现在是“非常时期”。他还举例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开展的演练“已是司空见惯”,而在5年前还想不到中方会考虑采取这样的行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