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度过了整体“式微”的2024年,合资品牌们仿佛在2025年开始有了觉醒的迹象。从年初开始,到近期正在举办的上海车展,合资品牌们的努力想必大家都看在眼里。
然而面对如此内卷的车市,仅靠努力并不一定就会有好的结果。甚至不同的合资车企或将迎来截然不同的命运。因此,马拉车市专门策划撰写了《“合资反攻”观察》之系列专题稿件。
前面几期我们分别观察了日系合资代表(东风日产)、美系合资代表(上汽通用别克)以及德系合资代表(一汽-大众),可唯独没有提及韩系合资和法系合资车企。今天我们就将它们合在一起来观察,同时也相当于对此专题系列稿件进行收官。
与前几期的观察对象不同,今日观察的主角们竟集体缺席了今年的上海车展。故而我们也只能去到了韩法系合资车企的终端4S店,进行实地的现场观察。
01
卷不赢的它们,似乎也躺不平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4年韩系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跌破1.5%,而法系车更是只有可怜的0.3%,边缘得已经不能再边缘了。而类似这样的数据在它们的终端4S店里亦能部分体现。
在非午休时间里,无论是北京现代还是起亚,也包括标致雪铁龙,它们店内几乎都很难看到客户的身影。空荡荡的展厅里摆放的依然是那几款展车,跟前几个月我们来探店相比,或许仅仅是部分展车挪动了一下位置。
缺乏自然客流是韩系、法系合资品牌当下遇到的普遍问题。几乎没人看车,那么买车的更是无从谈起。更夸张的是我们在某起亚4S店里,自顾自逛了半个多小时,我们竟然连一个出来接待的销售人员都没有看见。或许对于他们而言,仿佛店内没啥客人才是“正常”的事情。
是国人彻底不care韩系、法系车了吗?即便是这恐怕也真怪不到消费者头上。因为无论是现代起亚,还是标致雪铁龙,近年来几乎都没有上什么新产品。试想就那么几款车型,在如此内卷的车市里,如何能够激发起消费者的进店兴趣?本就不在选购清单里,自然也不会浪费时间进店来闲逛。
产品推新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内的新能源趋势也同样打动不了它们一点儿。在上述品牌的4S展厅里,我们几乎没有看见一辆新能源展车,有的依然是那些偶偶换换年款的燃油车型。当然,这跟它们坚持的技术路线有关,也决定于其对中国车市的认知和定位。我们承认燃油车依然在国内大有可为,但是否是韩系法系的燃油车,那就得打上一个大大问号了。
有人评价份额锐减的韩法系是因为卷不赢中国的自主车企,进而导致蛋糕越切越小,几乎已经丧失掉“拿刀”的权利了。或许是吧,但客观来说,虽然大环境对它们如此不友好,它们当中也仍不乏在努力的,也并没有完全躺平。
我们在躺不平的韩法系4S店里,也同样看到了被视为合资通用的杀招“一口价”销售策略。
无论是焕新一口价11.98万元的第十一代索纳塔(参数丨图片),还是现金优惠4.3万元的天逸,似乎无论是韩系还是法系,都把“一口价”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殊不知,消费者可能并不是对你的一口价不感兴趣,有没有可能是压根就对你的车型没有购买的激情?
除了把价格打到最低,韩法系的躺不平还表现在积极清存库上面。我们在好几个4S店的店内和店外,都看到了有销售人员拿着手机直播,而据我们仔细听了一下,直播内容都是在主推老款打折车型,换言之也就是在积极清库存。
从这点上看,至少韩系法系的经销商们还没有完全躺平,销售人员也还足够努力(没见到销售人员的那家起亚除外)。他们的不躺平,其实也跟上述品牌多次强调仍会留在中国市场有关。毕竟嘛,活着就代表着还有希望。当然,也有撑不住的经销商选择了撤离,例如在成都羊西线汽车商圈扎根多年的那家北京现代4S店旧址上,就已经改换了门庭。
02
原来的“旧标签”不起作用了,咋办?
事实上,无论是现代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还是以标致雪铁龙为首的法系车,在国人的心里依然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标签”的。例如,韩系车的扎实技术,又比如法系车的浪漫设计。只可惜,这些“旧标签”,真的已经很难打动当下的中国汽车消费主力军了。
如果说凡尔赛在2023年左右还能让人感到有些惊艳,甚至还产生了该车可能成为雪铁龙翻身利器的期待。那么两年后,这些想法大抵已经被彻底摈弃了。有的或许只是从直播的销售人员处听到的“23款凡尔赛,现在有特价优惠。”
韩系车也同样如此。其技术优势如同永远无法从水壶里倒出的饺子,或许依然是现代汽车引以为傲的东西,但在中国车市里,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大家更愿意相信那些能够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亮点。这就是汽车消费理念的不同,也能解释为何现代汽车能够卖到全球第三,在欧美市场大杀四方,却在中国市场低迷折戟。
那么到底咋办?我们从其销售终端是否又看到了什么改变的端倪呢?
在某北京现代4S店,我们看到了其单独隔出的现代N系列区域。相比起北京现代店里那些看了很久的车型,这里倒是更加让人眼前一亮,也有客户在此看询新车。
相比起北京现代一直在打但又没多少人切身感受到的技术牌,如果用现代N系列的赛道性能作为突破口,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举既能打破韩系车只卖便宜代步车的刻板印象,又能凸显出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缺点当然也有,可能稍微小众了些。
那么剩下的办法无他,要么继续“蛰伏”熬过这场淘汰赛,要么顺应时势做出改变。
据了解,北京现代在今年稍晚些的时候,会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专属的纯电SUV车型,一方面试图赶上合资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参与到这场合资反攻的战役里来。但效果如何,咱们还得继续看下去。
当然,无论是韩系还是法系车,同样都有一条其他的路可走,例如出口。今年一季度,起亚在华累计生产了55790辆汽车,虽同比增长21.8%,可其中有30338辆是属于对外出口的数据。法系更是如此,凡尔赛不就一直打的是“中国造 卖全球”的旗号嘛。或许,这也能看成是韩系、法系车继续在华发展的另辟蹊径。
马曰:
在观察完以东风日产为代表的日系合资,以上汽通用别克为代表的美系,以及一汽-大众领衔的德系代表后,我们又实地近距离观察了堪称卷不赢又躺不平的韩系和法系。我们对于合资车企反攻这场战役,实则有了更深的认知。比如不同的合资车企,在面对相同的压力时,其采取的招式是截然不同的,其出招的标准和依据,说来也简单就是看适不适合自己,以及中国消费者到底买不买单。
另一方面,在车市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合资与自主之间的品牌区隔已经非常模糊了。合资品牌已经失去了部分原来的包括品牌溢价、品牌影响力在内的先天优势,而自主品牌则在配置、智能化等方面实现了阶段性的领跑。总之,合资反攻这场战役既然已经打响,谁能成功反击得利,谁又将越陷越深,想必要不了多久的时间,答案就将浮出水面。让我们且行且看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