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经开区锦绣中心紫云社区聚焦嵌入式养老“新课题”,积极探索“窗帘之约”经验做法,深化拓展“守护夕阳”服务品牌,通过构建“需求精准触达、资源多元协同、机制长效赋能”三维体系,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温情实践。
立体索需,绘制“民生图谱”
网格化“听诊”。针对辖区老年人口密度高、空巢化突出的特点,建立“一位志愿者+一位网格员+一位党员”的需求采集机制,精准识别“居家安全监护、慢性病管理、精神慰藉”三大核心诉求。
菜单式“开方”。创新推出“晚晴守护计划”“绣心暖暮年”“医养天年”三项主体服务,制定27项服务标准,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实时联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及重残等老年人提供完善的就医服务。
动态化“复诊”。建立“服务对象评价+社区评价+第三方季度评价”质量提升机制,根据收集到的老年人需求数据优化服务方案,建立阶段性计划方案,每季度结合老年人需求变化予以优化。截至目前,“守护夕阳”志愿服务队已实现服务满意率连续18个月保持100%。
多元协同,织就“服务密网”
先锋力量领航。“守护夕阳”服务队组建由8名党员骨干构成的“守护夕阳先锋队”,党员占比80%。创新“时间银行”互助模式,累计开展夜间紧急送药服务89次,化解独居老人险情12起。
专业力量赋能。整合社区卫生中心、居民律师、养老机构等组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开通“守护者专线”,实行“三级响应”机制,成功干预危机事件7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余人次。
长效赋能,激活“善治生态”
双轨激励机制。实行党员积分与群众爱心积分并行制度,每季度开展积分评比,发放志愿激励小奖品。“助老活动”和“志愿服务”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200余名居民持续参与服务。
多元筹资机制。创新“公益创投+企业认领”模式,依托紫云社区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支部资源,绘制党建“同心圆”,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志愿服务新格局。
下一步,锦绣中心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壮大志愿者队伍、理顺小区治理机制、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居民参与到关老、爱老、敬老中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重点打造辖区各类公益为民的服务项目,孵化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