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近日,甘肃成县镡河乡镡河村田间地头一片繁忙,镡河乡镡河村党支部书记张三俞带领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将魔芋种子分批放入田垄,抢抓魔芋播种期,播种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镡河村紧抓农时种魔芋(陈争强 摄)
魔芋是成县镡河乡的特色农产品,也是该乡帮扶单位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扶持的重点富民特色产业。今年,帮扶单位将魔芋种植作为结对帮扶的关键项目,投资16万元从贵州采购1.8万斤优质魔芋种子,并配套了2万余元的专用产业肥料,支持镡河村、将利村发展魔芋种植52亩,通过种芋扩繁、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等措施,让魔芋长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为了让优质的魔芋在这里扎根,我们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30亩,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科学栽植,今年11月地就能实现收获,预计亩产收获3000斤以上,实现产值30万元。”张三俞说。
镡河村将利村魔芋种植基地种植忙(田兴文 摄)
兴一方产业、富一村百姓。结对关爱帮扶单位在“长短结合、多业并举”的思路指导下,除扶持的魔芋产业外,还为将利村投入1.8万元采购200余斤桔梗种子,新发展中药材种植25亩,投入10万元建成菌类蔬菜大棚18座,帮助该村形成“棚内种菇、棚外育苗、院内加工”的立体农业模式。
“桔梗生长周期短、收益快,大棚菌类四季可产,加上原有的核桃,现种魔芋的长效收益,咱们村的‘产业篮子’算是真正拎稳了。”将利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小荣介绍说。
在种植现场,驻村帮扶干部、党员干部化身“技术指导员”,群众变身“产业主力军”,翻土、开沟、施肥、播种各环节衔接有序。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统一整地、统一供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将分散农户纳入集中管理的产业化轨道。
“我每天在地里务工能挣70元,还能学种植技术,年底还有合作社土地分红,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镡河村村民谈义一边劳作一边算着自己的“增收账”。
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布局,从传统单一到多元延链,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用“货真价实”的投入、真帮实干的举措,为镡河乡绘就出产业兴、集体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添颜加色。(刘建军 田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