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过低

文/石清华

与朋友聊天时,说他家附近的农药店,有天上午突然来了一位年轻农民,买了两挂特大号的鞭炮,在农药店的门前炸响了足足二十分钟,引得邻居、行人都驻足围观。

有好奇者询问是什么好事如此热闹?经过多方打听,才探得了秘密:原来那放鞭炮的农民在这家店里买了瓶剧毒农药去治农田的害虫,因一点家庭小事夫妻俩发生了争吵,年轻的妻子一气之下把买来的那瓶剧毒农药当啤酒全灌进了胃里。丈夫得知这一不幸消息时,当时就晕倒了。好在有见过世面的左邻右舍立即采取翻胃措施,紧接着叫来救护车,一查喝下的农药——没有毒性,不必住院,休息一下就好了。丈夫欣喜若狂:我得很好地感谢店主卖给自己假药。鞭炮炸完之后,四处的假货店收敛了一些没有呢?从常常听说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消息推测:依旧一如既往——生意兴隆。

买到假货的人们恨得咬牙切齿,狠狠地将假货摔在地上:老子倒霉。偶有胆大的去投诉,不少是石沉大海。如有回音,引来的是你询问、他调查,人来车往,弄得投诉者像罪犯似的。即使投诉成功,卖假货者被罚假货款五倍的钱了事。如你买了五元苏丹红辣椒,罚店主二十五元,店主只需多卖几份苏丹红辣椒就行了。也常常听有人追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卖假货?

前两年报刊、电视报道山东省的货款助学骗子,骗走了刚上大学的某位女生的全部现金。一个充满希望、活力的漂亮女生,觉得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拼凑起来的几千元钱,却从自己的手里落入了骗子的口袋,认为无脸见人,选择了跳海自尽,了却人生。而那些骗子呢,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荐又一荐,永不断绝。时至今天,耸人听闻的骗子故事不绝于耳,为什么会这样?

只要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无论年龄大小,大约都有过上当的经历。小的上小当。如美国财神洛克菲勒就对他才几岁的孙子为其以后不被骗而行骗。他手拿孙子喜欢吃的巧克力,站在有些距离的地方伸出拿着巧克力的手对孙子说:“孙子,快来,爷爷给你巧克力。”孙子喜滋滋地跑来,即将从爷爷手中拿到巧克力时,爷爷突然收回手,孙子来了个嘴啃泥,摔得口鼻流血。爷爷上前扶起孙子,擦去血迹,很认真地对孙子说:“孙子,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连你爷爷也不能轻信。”

大的上大当。如两河镇的高中附近,有一算命的盲人把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女,骗到邻省卖给了一个三十几岁的哑巴为妻。后经当地派出所五年的艰苦努力,将其解救出来时,她却一手牵着四岁的儿子依依不舍。此时,旁观者很难说她该回还是不该回。但都会共同谴责人贩子,可对千夫所指的人贩子的处理却没有下文。人世间上当受骗的不计其数。有被骗得妻离子散的,有被骗得家破人亡的,有被骗得家里几辈人都不能抬头的。当然被骗者除有自身的缺陷外,很多骗子可以逍遥法外是更重要的外因。骗子失败了,也只是犯罪未遂,抓住罚几个钱,无钱关几天禁闭,最重也就坐几年牢吧。那出狱之后比谁都牛:老子坐牢了刚出来,你想干什么?骗子成功了,就可能从狗也不看一眼的贱民一跃而成为一方耀眼的明星。

今天看到了2020年6月9日《荆州日报》第三版的一条新闻“沙市区拆除两处地沟油小作坊”:

本报讯(记者沈微通讯员李明)近日,沙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关沮中队在关沮镇政府支持下,依法拆除两处违法搭建的地沟油小作坊。

据悉,两处地沟油小作坊位于关沮镇关沮村5组,对外声称“再生资源回收”,实质却是从回收的餐厨垃圾中提取油脂,俗称“地沟油”。现场餐厨垃圾随处可见,随地倾倒的残渣散发刺激性气味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沙市区城管执法局接到情况反映后,第一时间与关沮镇政府协商,随后安排关沮中队执法队员对“再生资源回收点”进行核实,责令业主立即整改,并将该处乱搭乱建工棚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畴。执法队员多次上门,与当事人耐心进行沟通,征得业主同意,两处小作坊被依法拆除,拆除面积约30平方米。

短短两百多字的一则消息,在浩如烟海的新闻中,只是沧海一粟。细心一读,便有许多疑惑:一是定义为“地沟油”小作坊,与后面的报道很不相称。人们对地沟油是多么地深恶痛绝,若听到将地沟油制造者绳之以法、判个坐牢三五年,无不拍手称快。可执法机关、地方政府是“协商”“核实”“多次上门”“沟通”“同意”,面对个人恶行,执法机关显得多么无力,令读者看得心中滴血。看来,可怜的公民呀,你就做好常吃“地沟油”之类的准备吧。二是既为“地沟油”,且“散发刺激气味”让人闻之色变,对人的伤害无法估量。消息对此避而不谈,只轻描淡写地说“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真不知在记者心中,环境和人命到底哪个重要。三是明知是“地沟油”,执法单位接到举报,不是立马行动、直奔现场,而是与地方政府“协商”。若业主在政府中有“卧底”,主管领导“商量商量”,同时像宋江通报吴用一伙“生辰纲”事发一样,几小时或一两天之后,执法机关去查处时,恐怕连“鸡毛蒜皮”的证据也找不到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还如何执法呢?四是业主就在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内,业主长时间的违法犯罪活动就一点消息也不知么?大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也许还为地方增加了一些税收或是从中得一点好处也未可知。

听了人们讲的卖假货、搞诈骗、读新闻的一系列故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些违法犯罪活动如此猖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行政不作为、打击不力、缺少舆论监督、民众欠思考、成本过低等等。但愿“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2020年6月20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