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警情通报

桐城市电信网络诈骗

第18周(04.28-05.04)

为进一步筑牢全民反诈骗的防火墙,桐城公安特别推出每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栏目,针对上周全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通报。

一周警情态势

上周(2025年04月28日至2025年05月04日),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起,损失11万余元。

立案类型

虚假购物、服务类2起,刷单返利类、虚假投资理财类、其他类诈骗(浏览黄色网站)各1起

各乡镇、街道立案情况:

龙腾街道2起(损失58339.5元)

(1)虚假投资理财类:

龙腾街道钱庄社区某男损失50000元。

(2)其他类诈骗(浏览黄色网站)

龙腾街道向前村某男损失8339.5元。

文昌街道2起(损失47228.9元)

虚假购物、服务类:

文昌街道翻身社区某女损失32352元。

文昌街道官桥村某男损失14876.9元。

唐湾镇1起(损失13600元)

刷单返利类:

唐湾镇蒋谭村某女损失13600元。

典型案例类型:

虚假服务、购物类

2025年5月1日,文昌街道办事处官桥村的一名男子,在“快手”APP上刷到一条关于考摩托车驾照的视频。随后,该男子在快手上向发布者咨询考驾照相关事宜,对方让他下载“腾讯会议”APP,无需注册,可直接登录。该男子按要求下载了“腾讯会议”APP,扫码进入指定房间后,与一名自称教练的人进行了通话,并同意了屏幕共享功能。过了一会儿,该男子拿起手机查看,竟发现手机在自动操作,相继打开了微信和银行软件APP。当该男子关闭“腾讯会议”APP后,查看银行软件APP时,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被扫码转走,遂意识被骗,损失14876.9元。

此案启示:

1. 发布虚假信息: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发布代办驾照的虚假广告,利用群众急于拿证、贪图捷径的心理,吸引受害人主动联系。

2. 诱导下载诈骗APP:以报名、考试、打卡等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诈骗APP,该APP通常带有病毒或恶意程序,能够获取受害人的手机控制权限。

3. 实施诈骗行为:在受害人下载APP后,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要求刷脸认证、屏幕共享、输入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窃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资金,或者直接控制受害人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

警方提醒:

1.办理驾驶证应通过正规流程,切勿轻信网络上所谓的“快速拿证”“无需考试”等虚假宣传。

2. 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尤其是对方提出缴纳各类费用、刷流水等不合理要求时,要果断拒绝并核实情况。

3. 保护好个人身份证、照片等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下载软件,不同意屏幕共享功能,不轻易扫脸授权各类不明APP,以免被冒用信息导致财产损失。

▌来源:桐城公安

▌责编:木子 小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