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遍地开花

  封面 I 新闻媒体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不汽车,非巨头。

   当智能汽车成为时下最喷涌的风口,如雷军、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们纷纷扎进跨界造车的浪潮,渴望抓住这个向上攀升的渠道。

   本质上来讲,之所以每个人都觊觎造车,看重的是其背后庞大的蓝海市场,以及新业务对旧业务的反哺与带动。

   就连最近在外卖业务混的风生水起的刘强东,也一直有在汽车领域大干一场的野心。

   5月,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于近期提交了多个 “Joyrobotaxi” 商标注册申请,国际分类涵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运输贮藏等核心领域。

  
图源:微博@宇飞视界

   这一动作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京东正式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的信号!

   其实在去年年初,京东汽车负责人就对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进行了系统性分享,表示京东将联合品牌投入5个亿的补贴助力汽车“以旧换新”,彼时还与京东还与比亚迪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

   京东的想法很简单,把汽车全渠道营销与售后服务体系搞成一个线上超大卖场,做为车企服务的那个人。

   但如今看来,京东对造车领域的期望还很高。

  

  电商巨头搞自动驾驶,听着像大佬们酒桌上的美好畅想。

  但换个角度想一下,以手机业务起家的小米,能造出如小米SU7Ultra这般叫好又卖座的跑车,说明汽车领域的包容性是很强的。

  当然了,前提是得舍得真金白银的投入。

  这正中京东的下怀,刘强东之所以有底气进军外卖业务,就是带着用资金硬扛一切的决心,如强调京东外卖净利率不准超5%、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都是这一方针的体现。

  

  图源:微博@新浪科技

  毕竟等补贴烧完,谁能把成本压下来,让半小时送货不亏钱,谁才是最后赢家。

  那么在自动驾驶领域,京东究竟意欲何为呢?

  还记得今年2月份,网友们热议京东上线了一家网约车平台“易企出行”,后续京东回应:2022年接入了一家第三方的打车服务,暂无推广计划。

  这说明京东在网约车这块领域是存在着不少可能性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动驾驶与京东的技术储备吻合,业务相协同。

  如京东在物流领域积累的自动驾驶技术或可复用至出租车场景,包括无人仓储系统中的路径规划算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以及配送机器人的实时调度能力,均与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

  

  图源:微博@京东物流

  其次,还是老生常谈的生态协同问题。

  京东庞大的电商用户基数和京东到家等本地生活服务网络,可以为自动驾驶出租车提供数据支撑和场景入口。

  如果能把出行服务和即时零售结合起来,把打车+购物的体验闭环,那么势必会掀起一番新潮流,而且这一操作在部分城市的网约车平台已有体现。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已有27个省市出台自动驾驶管理细则,深圳更是立法明确事故责任划分,如果京东能在政策支持区域优先布局,可加速技术落地。

  但丰满和骨感往往一步之遥,要知道自动驾驶出租车对算法精度、传感器可靠性要求极高,要跃过这个门槛非一朝一夕可达成。

  而且百度、滴滴、文远知行等企业已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作为后来者,寻找差异化竞争力不是件容易事。

  就算做成了,啥时候能盈利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说,暂时可以先期待一下,但后续走向究竟如何还得看官方的动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强东入局汽车的时间点来得很早,曾与蔚来等企业有关合作。

  “最初的会议是李斌来我们家,跟我跟强东吃了顿饭。他花了15分钟讲了他对蔚来汽车的想法,我老公花了10秒说yes”,这是章泽天谈起的京东投资蔚来的整个过程。

  

  到了最近一两年,刘强东要在汽车领域大干一场的消息已是路人皆知。

  2023年的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作为独家冠名商,京东向全民送出了超过10亿元奖品,其中包含一场豪华的“送车盛宴”:从特斯拉到自己最喜欢的东风猛士,再到100辆岚图,京东成功刷了波屏。

  之后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高层论坛上,京东意外出现在了现场。

  京东汽车负责人的表态很明确,京东将围绕车主全生命周期进行生态布局。

  如负责线上线下汽车销售,以及汽车零配件等车品销售;还有汽车养护,汽车后市场管理业务等。

  关于京东是否造车的疑问,京东集团副总裁缪钦表示,“这五六年无数人问老刘(刘强东)是不是要造车,我这几年也在问他,但我们有深度共识,京东一直定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公司,所以非常清楚在汽车这件事情上是做好配套、做好服务。”

  资料显示,刘强东的确对汽车业务有过定调。

  刘强东曾多次批评“传统4S店体系存在经销商层层加价、信息不透明、消费者被动接受定价的问题,这是对用户体验的极大伤害。”

  早在2018年,他表示未来电动汽车根本不需要4S店,也没有4S店的概念,进入电动汽车时代,就像买一台电脑主板坏了换一个主板,显卡坏了换显卡,硬盘坏了换硬盘就好了,都是组件化、标准化、模块化。

  这种比喻似乎把汽车看成了一个超大号电器,这正是京东的最终目的所在。

  随着新能源电车的普及,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谁能抓住这块香饽饽,未来就多了条生存之道。

  而且现如今,在选车购车层面,的确存在诸多不便,如果有平台打通看车、选车、买车、换车等一站式服务,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好事。

  

  有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的京东,频频挂在热搜上,在业务布局方面根本停不下来。

  如东哥整顿外卖行业、激起了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对手的忧患意识,现在“御三家”在外卖这一块打得不可开交。

  在汽车领域的一步步试探,更加让让人们燃起了京东改变汽车行业的期待。

  还有京东将与胖东来联手的消息,据许昌市东城区管委会官网消息,胖东来商贸集团联合京东物流集团打造的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许昌)供应链产业基地项目将于今年6月全面投入运营。

  

  图源:微博@纵览新闻

  许昌市东城区许州公司董事长孔丽娟介绍,项目运营后,将依托胖东来8大种类100多个自有品牌系列产品,通过京东物流线上收发、转运一体式的智能物流仓储服务。

  这样做的目的是满足和丰富全国各地消费者多渠道购物的需求,向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这一连串的动态看得人眼花缭乱,网友调侃:52岁的东哥如今才真正到了闯的时候!

  其实这些看似多点开花的爽剧,实际上背后藏着京东面对未来的挣扎。

  还记得2018年之前的京东,在刘强东的带领下,奠定了自己在自营电商的唯一真神地位。

  可在这之后,烦心事接连找上了门,不但遭遇了口碑和股价双重暴击,“去刘强东化”这条路只有阵痛,不见效果。

  再加上拼多多的横空出世、抖音电商的强势崛起,让京东这类传统电商巨头显得办法不多,新竞争环境下的京东多了些出局的风险。

  2022年无疑是让京东刻骨铭心的一年,拼多多的顺风顺水与京东的迷失方向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导致当年京东用户规模与营收增速双双跌至个位数。

  在这之后,京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刀口向内调整内部人事和架构开始,到坚持“多快好省”方针、推动自营与第三方商家融合、降低平台门槛等,京东正在重走来时路。

  或许从刘强东化身骑手,走街串巷送外卖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强人已经释放出了自己征战一线的信号。

  奔赴汽车领域,究竟是如小米汽车一般扶摇直上,还是如百度般有野心没结果,一切还得等待时间验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