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近日有报道称,谷歌地图已将临近菲律宾的水域标注为“西菲律宾海”,此前该区域名称显示为“南海”。中方对谷歌作出的变动有何评论?林剑表示:长期以来,南海一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为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广泛接受。
早在2012年时,时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签署了行政命令,将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的部分南海区域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这片区域涵盖吕宋海,卡拉延岛群,以及斯卡伯勒浅滩,也就是我国所说的黄岩岛。而我国一直以来,都和菲律宾在黄岩岛维持着高强度对峙。事实上,谷歌公司的行为其实极其短视,也非常的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南海(资料图)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4月中旬,中国海警在南海铁线礁实施海上管控,行使主权管辖权。期间,中国海警执法员登上铁线礁开展岛礁检查,对相关非法活动进行取证。南海研究院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中国海警对固有领土实现了有效管控和定期巡逻,展示了依法依规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的负责态度。
这插旗的动作看似简单,意义却十分重大!它不仅是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有力宣示,更意味着中国海警开始加强在中业岛周边的影响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菲方在南海将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中国一定会牢牢守护好南海这片海域。与此同时,中国学界也积极行动起来。相关智库都在研究所谓的“群岛整体论”等理论,并且对可能发生的“二次仲裁”进行预判和分析。大家都在努力夯实南海海洋权利主张的国际法理基础,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美菲的“法律战”阴谋彻底破产。
铁线礁(资料图)
从战略制衡角度分析,铁线礁靠近菲律宾非法占据的中业岛,中国海警对铁线礁的有效管控,极大压缩了菲律宾在该区域的活动空间。菲律宾妄图在铁线礁搭建“科学考察站”进而非法侵占中国领土的计划破产,这为南海整体战略布局提供了更有利支撑,与黄岩岛常态化战巡、仁爱礁补给线管控等行动配合,构建起更完善的主权维护体系。
对于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媒一直惴惴不安,在注意到中企接连中标菲律宾风力发电场项目后,就更加焦虑了。近日,美媒《华盛顿邮报》刊文将菲律宾描述为“与中国关系最为紧张的东南亚国家”,同时报道称,鉴于中国制造的清洁技术远比美欧产品更具竞争力,即便是所谓的“紧张局势”和“国家安全”问题,也没有阻挡菲律宾向中国寻求其发展所需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在中方反制手段愈发主动的情况下,菲方若继续保持“以闹取利”心态,那就是在倒逼中方使用更激烈的反制手段,这次登礁展示国旗只是反击的号角,未来直接登上菲侵占的中国岛礁驱离一切菲非法驻军、人员,恢复治权,也未尝不是一个合适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