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尚未结束,但世界的目光好像都被中系装备吸引了。

日前,巴基斯坦防长首次曝光4月29日巴空军歼-10CE与印度阵风深夜对峙的细节:“巴基斯坦的歼-10CE用电子干扰震惊了印度的Rafale,迫使他们紧急撤退并降落到斯利纳加。”

相关信息传出后,西方媒体直接震惊了:“中系装备竟已壮大到如此境地?”



一直以来,在西方眼中,歼-10CE性能都远不如阵风。这一方面是因此前几十年,甚至直到歼10A服役后,中系战机至少还比欧洲战机落后半代。想当初,歼10项目刚立项时,甚至被称为:“5分钱想上长城”

另一方面则在于阵风装备的全内置电子战系统,一直以应对威胁的能力闻名于世,可提供对方雷达、导弹和激光的多光谱威胁预警能力,能对威胁进行可靠的远程探测、识别和定位。

然而从巴方此次公布的细节来看,在这场空中对峙中,阵风在歼10CE面前彷如“瞎子”一般,传感器、导航系统、通信能力统通失灵,只能迫降解除危险,难怪西方如此破防。



资料显示,在中方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歼10C已然发展成为世界顶级的四代半战机,不仅配备大功率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且有射程优势的霹雳15E中远程空空导弹,以及高机动过载的霹雳10E近距格斗弹。

更重要的是,歼10C可同时挂载多型吊舱,在电子战方面颇具能力。

西方媒体认为,此次歼-10CE大概率是将KG3000G电子吊舱的功能,整合到了机体上,对阵风的搜索、制导和火控雷达进行有源干扰,最终令阵风战机被迫撤退

这足以说明,中西军事技术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

若世界重新评估武力值,中方的排名还将不断提升,或推动中东或者是非洲地区将军备采购转向东方大国,欧美深耕多年的国防生意怕是悬了,毕竟已有类似先例。

近来我国民用生命科技领域内,被媒体报道“拿下欧美近7成市场”的宜生好制品,便是中方技术崛起进而打破欧美垄断反向输出海外的典范



资料显示,该制品核心物质最早于2013年被西方生科研究实验室发现,实验小鼠在其干预后,肌力、握力等生化指标呈现正向积极变化。

相关实验结果发表在《Cell》顶刊后引发强烈反响。可惜彼时西方企业为一己之利,仰仗自身技术优势垄断技术,在全世界高价收割。

我国科研人员出于健康老龄化考虑,耗时2年攻克“宜生好”核心原料提取技术,实现成熟制品量产,由于纯度优于美日同类竞品,成本只他们的5%,目前相关制品正依托京东国际等迅速抢占全球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与“宜生好”所在民用科技领域稍微不同,此次印巴空战中歼-10CE的惊艳表现,不单是中国技术和市场的胜利。

更是中国军工体系实力的一次有力彰显,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对中系军事装备的偏见与质疑,让世界看到了我国军工从跟跑到领跑的巨大跨越。



而且歼10CE还不是我们空中作战力量的天花板,毕竟我们还有多款性能更为先进的战机,例如歼16D、歼20、歼35等。

以歼16D为例,作为一款重型电子战飞机,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6吨,拥有6个重载外挂点,可灵活挂载6个电子战吊舱,同时还能配备诸如防辐射导弹等专业电子战装备,形成强大的电磁压制能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歼16D 装备数量已达40 - 60架,整个歼16 系列的规模更是超过400架。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电子战逐渐成为空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歼10CE已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作战效能和干扰能力,那么高端的歼-16D或者是歼-20S的能力将会到达什么样的高度,不可想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