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特朗普又一次出手“改地球的名字”了。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中东的战略咽喉波斯湾。据美联社5月6日报道,两名美国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在下周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正式宣布将“波斯湾”更名为“阿拉伯湾”。
对于这一自封式命名,伊朗方面尚未回应,白宫则选择“沉默以对”。但显然,这种试图“凭嘴改史”的做法,既无国际合法性,更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如果说1月20日上任当天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是特朗普的国内表忠仪式,那么这次“波斯湾更名”就是其向中东盟友递交的忠诚投名状。问题是,这份忠诚建立在对历史的篡改和对现实秩序的践踏之上。
波斯湾,这个名称早在16世纪就被广泛使用,拥有数百年的历史与文化渊源。无论是联合国的标准地理术语、国际地图惯例,还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外交文本,都使用“波斯湾”一词。这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波斯文明、伊朗国家认同的一部分。而特朗普此举,不仅无视这一共识,还公然挑动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区域敏感与民族对立,试图将一片海域的命名武器化,服务于自己的地缘算盘。
特朗普真的不懂地理吗?当然不是。他懂,但他更懂怎么操控地理来交易政治。更名“阿拉伯湾”,说到底是特朗普为讨好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的一场表演。他深知,在当前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张、巴以冲突胶着、伊核谈判陷入僵局的局势下,任何对伊朗的打压姿态都能为自己在海湾赢得政治资本与商业资源。而这些国家,正是特朗普私人企业的重要金主。
要知道,特朗普并未放弃他那些在中东的私人投资:迪拜的高尔夫球场、卡塔尔的酒店合作项目、与沙特主权基金的多边交易……这些利益交织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改个名字,或许不能改变全球舆论的共识,但足以传递出一种“我站你这边”的政治信号。这对特朗普而言,足够有利可图。
然而,这种粗暴的更名行为不仅冲击地区稳定,也严重破坏国际关系的理性秩序。命名,是地理、文化与历史的沉淀,不是可以随意篡改的商品标签。特朗普的逻辑是,只要我不喜欢,这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换个名字;只要我想讨好,我可以随时为你写一张地理情书。
伊朗方面虽然尚未正式回应,但可以预见,这将进一步刺激伊朗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恶化本就紧张的美伊关系。波斯湾在伊朗国家认同中具有极高地位,几乎等同于“国家象征”。在2012年,伊朗政府就曾因谷歌地图未标注“波斯湾”名称而威胁起诉谷歌。如今特朗普重提“阿拉伯湾”,无异于故意踩线,挑衅伊朗底线。
荒唐的是,美国连自己国内科技企业都无法统一立场。目前,美国版谷歌地图在该海域标注“波斯湾(阿拉伯湾)”,苹果地图则仍称其为“波斯湾”。一个霸权国家连自己地图系统的地名都管不好,却试图定义整个世界的地理标签,这不仅是逻辑错乱,更是虚妄膨胀。
特朗普通过命名外交所构建的“替代地理现实”,正在挑战全球地理共识的底线。但全球共识不是靠总统命令建构的,地名的主权不是靠强权投票决定的。特朗普可以在白宫发布令状,可以在推特上自说自话,但他改变不了历史,也无法用嘴炮改变现实。
从“美国湾”到“阿拉伯湾”,特朗普的政治戏剧越来越荒谬,但这荒谬背后却藏着不容忽视的战略图谋,那就是试图通过“话语占领”达成“地缘控制”,将文化与地理当作新一轮扩张的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