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报道,4月28日,红海曼德海峡北部突然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以30节航速向北机动,舰桥上的雷达操作员突然发现多个高速目标从也门海岸方向袭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事后证实,当天他们向美军舰队发射了4枚“努尔”反舰导弹和6架无人机。
“左满舵!全速规避!”舰长的命令通过广播响彻全舰。这艘10万吨级的核动力巨兽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弧线,甲板上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机因离心力剧烈晃动。此时,第136攻击战斗机中队的机械师正将一架编号166的战机从机库拖向升降机,重达14.5吨的机身突然脱离牵引车控制,沿着倾斜的甲板向舰艉滑去。
有目击者称,牵引车操作员试图采取措施阻挡失控的战机,但被卷入甲板与机库的缝隙,最终受轻伤。
随后,战机突破安全护栏坠入红海,激起数米高的水花。美国海军事后承认,这架价值6000万美元的战机和牵引车一同沉没大海,成为自2024年12月“葛底斯堡”号误击友军战机以来,该航母战斗群的第二起重大事故。
这场坠机事件并非孤立。早在今年2月12日,“杜鲁门”号航母在地中海与商船相撞,右舷升降机被撕裂,导致舰长戴夫・斯诺登被撤职。更讽刺的是,这艘1998年服役的航母,自3月15日重返红海以来,已累计遭到胡塞武装的13次武装攻击,包括1月持续9小时的无人机蜂群攻击。
数据显示,“杜鲁门”号航母事故率较5年前已飙升240%,正暴露出3大致命隐患:首先是舰员日均执勤超16小时,F/A-18机队平均机龄达28年,指挥层因频繁换导致战术执行和航母调度出现混乱。此次坠机的直接原因,正是舰员在高强度部署下出现的操作失误——牵引车液压系统在紧急机动中失效,而战机防滑链未按规程固定好,由此在航母机动中被甩下海。
目前,胡塞武装隔三差五的攻击,正让部署在红海的美军航母编队疲于奔命。自3月恢复对也门空袭以来,“杜鲁门”号航母舰载机联队日均出动12架次,执行“莽骑兵”行动打击胡塞目标。但这种高强度作战反而削弱了航母的防御能力。比如4月28日胡塞武装攻击发生时,舰上仅有4架F-18处于战备状态,其余战机正在维护或加油。
胡塞武装的战术创新也令美军措手不及。他们将伊朗提供的“努尔”导弹与自制无人机结合,采用“饱和攻击+电子干扰”模式,让美军防不胜防。4月28日的袭击中,胡塞武装先用无人机诱使美军启动“密集阵”近防系统,随后发射导弹突破防空网。这种“低成本高威慑”的打法,让美军陷入打不起的困境——因为1枚“标准-2”导弹造价240万美元,而胡塞无人机成本仅1000美元。
更令五角大楼头疼的是,胡塞武装的反舰能力还在持续升级。他们不仅能在800公里外发现航母,还掌握了弹道导弹末端机动技术。美国中央司令部都不得不承认,胡塞武装近6周已击落7架MQ-9无人机,总价值超2亿美元。可以说胡塞武装正在用行动戳破美军航母难以战胜、难以对其突防打击的神话。
“杜鲁门”号航母如今因为遭到袭击受损,或将被迫停靠希腊维修,此将会导致红海地区出现“美军航母空窗期”,胡塞武装袭船行动将会激增30%。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正丧失威慑力——连胡塞武装都能让航母“玩漂移”,何谈对抗其他大国的反舰导弹体系呢?战机带车都甩入大海,美国实在是丢脸丢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