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眼下正是马拉松的黄金比赛季,各地扎堆举办马拉松赛事,吸引大江南北的跑者登上赛道。然而,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部分赛事出现竞赛组织失误、赛事保障不力、跑者举止不文明等问题。举办马拉松赛事,给基层治理带来哪些考验?如何协调好市民与跑者,文旅发展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关系?这期基层圆桌会,我们一起聊聊。

优秀马拉松赛事为城市形象增色

据《2024年中国路跑工作报告》数据,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进入了“井喷期”。一些口碑较好的马拉松赛事显著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文旅消费;一些地方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举办市民文化节,提高了本地民众的自豪感;一些地方在线路设计上向乡村侧重,运用“村跑”凝聚村民感情。不少网友表示,一些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为所在城市的“金字招牌”。

机器猫先生:举办马拉松赛事对于赛事地有很多好处,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带动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收入增长,提升城市形象和口碑。

啊七七七:一些优秀的马拉松赛事为参赛者提供精细化服务,比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赛理念,将服务好参赛者放在优先地位,提供医疗服务和清凉降温举措。有的还结合地方特色,在比赛途中安排评弹、昆曲等表演,并提供当地特色美食,推动了体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乔木:有的马拉松比赛配套亲子欢乐跑,组织得特别棒。

太白:马拉松赛事可以激活城市精神,让赛事流量转化为文化消费的持续动能。我所在地方,参赛者凭参赛号码享受景区联票优惠,完赛后直奔老字号买买买,深度体验城市魅力。

薇薇:马拉松赛事不仅是城市活力的竞技场,更是城市治理的显微镜。有的城市在办赛时,对赛道途经的主干道提前进行精细化养护,精准布设医疗站点,安排志愿者参加礼仪规范、急救技能等系统培训,以“绣花功夫”交出优秀的赛事运营答卷,收获了好评。

秋韵:之前去参加马拉松,不仅住宿、餐饮价格有折扣,还免费升级早餐,提供延迟退房服务,帮助我跑出好成绩的同时,还免费游玩了不少景区,体验感非常棒,被当地满满的诚意和周到的服务感动到了。

梨儿坡栗:举办马拉松赛事,可以增加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Rock:每一位感受赛事主办方热情的跑者,都会成为当地文旅的“自来水”,大家会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当地的文旅资源。善待跑者,就是善待自己城市的口碑。

春雨:之前参加过一场女子半程马拉松,赛道中特别设置了服务站点,提供补妆工具及女性卫生物资;终点处设置了换装帐篷,全方位给予女性细致的服务关怀,让我很感动。


万名跑者远安畅享“金色赛道”春日盛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急功近利办赛事,引发吐槽连连

马拉松对于个人而言是极限运动,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又何尝不是极限测试。一场马拉松赛事动辄万人规模,从赛事组织到交通住宿,方方面面都是考验。一些城市的组织管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马拉松赛事的需求,引发网友对主办方和赛事组织专业性的吐槽,让跑友们“身累心更累”。

暮冬:有的赛事主办方运营水平、组织能力跟不上,筹备不足、保障不够,赛道规划不合理、厕所设置不充足、接驳安排不科学,选手慌不择路,甚至迷路。

机器猫先生:个别地方治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欠缺,领物、取物混乱,发枪时间一变再变,补给不足,医护延误,酒店餐饮数倍涨价,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城市形象。

逸风:有的马拉松组委会没有在沿途准备足够的厕所,给参赛者带来了困扰。

悠然歌人:有的地方举办马拉松,任由住宿、餐饮商家成倍涨价,12345还说市场行为无权干涉,败坏当地形象。

文通:有的主办方组织失力,基础设施准备不足,沿路补给、卫生间布设等后勤保障工作没有做好。

有的市民认为频繁举办马拉松太扰民,不科学的封路举措也给市民带来不便。有的跑者只顾个人方便,将公德丢在一边,影响了市容市貌。

达瓦里希:我们本地每次办马拉松,都把市区主干道封住,出行不方便。

红豆爱秋天:我们县上次办马拉松,把主干道全都给封锁了,妨碍群众出行。

Hug & Smile:我们这儿刚办了场马拉松,差不多把整个城区围住了,平常20分钟的车程,要绕远到50多分钟。

机器猫先生:对广大市民群众的提示不够到位,赛事线路设置不合理,频繁封路导致群众通勤不便。

博仁:有的跑者在比赛中随地小便,乱扔垃圾,大声喧哗,影响周边群众生活。

云中锦书123:不是所有人周末都放假的,还有人要上班,举办马拉松也要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LIAOHUITING:办马拉松的时候,公交上全都是参加马拉松的人,也打不到车,加重市民出行负担。

寻航:早晨出发遇到半程马拉松,城市主干道被封,路口设卡。但主办方不设置引导路牌,市民要么靠猜,要么靠问。询问志愿者,志愿者也说不清楚。仓促上马的比赛,极大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惟静处安身:越是急功近利的城市,越把路线规划到主城区、标志性地标。

比尔:马拉松结束后,现场及周边跟垃圾场一样。

江:除了限路限行,比赛结束后,到处都是封路后遗留的隔离栅,脏乱不堪。

茗茶:有的参赛选手打彩旗、举标牌,为企业进行宣传,这类选手基本都在垫后的位置边表演边慢跑,只要这些选手不通过,赛道占用的道路就得一直封闭。

有的地方将举办马拉松视为政绩工程,只注重效益,却忽视赛事服务人员的辛劳付出。

去冰少糖么:没有加班费用,就给一件志愿短袖,发一顿盒饭。

风月:举办马拉松赛事,让一些真正需要休息的基层干部没法休息。

SHEN:基层干部被要求去做志愿者,从早上6点一直站到中午2点,很辛苦。期间很多市民因为交通管制问题,谩骂志愿者。

Lion:每次举办马拉松,基层干部就要去站岗守点,也没有补助和调休。

糖冰:很多单位在职员工被迫当志愿者,也没有补偿。

小糊涂神:有的地方不想投钱,又想出政绩,志愿者都不是自愿去的,而是强行要求去的。

如何将马拉松赛事办成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某种意义上来说,举办马拉松赛事是一场对地方管理水平的“考试”。作为赛事主办城市,该如何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将马拉松赛事办成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机器猫先生:要做好赛事运营,主办方只要用心、用情做事,就会赢得群众的心。

言壹:希望办马拉松时考虑下交通问题,不能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交通。

小方:马拉松确实营造了全民运动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有的马拉松管理方过分纵容参赛者。应该加强参赛人员管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加处罚力度,针对不文明行为,给出禁止参赛处罚,为其他参赛者创造良好比赛环境,让马拉松运动持久运行下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LC:因地制宜很重要,举办马拉松赛事要尊重市民意见。没有群众支持和配合的活动,将失去生命力。

梵:场内选手要赛出水平,更要赛出文明,场外要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作用,做好后勤保障,维护好现场秩序。场内外合力,才能让赛事出色出彩。

福临:举办方要做好赛前准备。按照人数和公里数,合理设置卫生间。培训好志愿者,避免踩踏事件。

小LU乱壮:希望举办马拉松不要扰乱正常生活秩序。好的马拉松从来不扰民,不扰乱物价,不为了成绩刻意去请人领跑。

五味子:举办赛事要恪守原则,对跑者负责,为城市添彩。

抹茶团子:办马拉松赛事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打造特色。

孙甜甜:对于目前马拉松赛事中的问题,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可因噎废食。要积极整改,持续提升组织服务能力。要解决赛事服务保障粗放问题,提高精细化运营水平;提高参赛者文明素养,提升竞赛严肃性。

xtddaqb:举办一次马拉松赛事可能很简单,但是想通过举办一次赛事,形成一次爆点,引来一轮流量,创造一个IP,则需要练好内功,多方面发力。赛事主办方需立足城市自身禀赋,以提升基层治理服务能力为抓手,形成马拉松赛事行稳致远的制度保障。

谈谈说

优秀的马拉松赛事需要优秀的服务管理,举办马拉松赛事是个专业活儿,涉及赛事推广、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应急管理、交通管控、志愿服务等多个环节。要防止举办马拉松赛事成为个别地方的“政绩工程”,如果为了举办而举办,参赛者体验不佳的同时,市民也不会买账。

举办马拉松赛事,需要所在城市做好科学的预案、周密的组织、有力的保障。要充分考虑市民、跑者、赛事志愿者等多方的诉求,优化比赛路线时间,提升交通管控精准度,尽量减少对城市正常运转的干扰。同时,加强宣传普及,让市民理解赛事给城市带来的长远收益,尽可能争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为马拉松赛事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让马拉松经济真正结出硕果。

你还有什么想讨论的话题

你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线索

可通过邮箱投稿

bytjcyzh@163.com

我们等你来谈~

来源:半月谈

策划:徐宁 秦黛新 迟文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