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企业当中,不少都是家族企业,不过无锡老板身上发生的事情还是非常“抓马”,2021年,江苏宝利国际的董事长周德洪被侄女送进监狱两年半。
只是没有想到,周德洪出狱之后,将企业三次转手,最终贱卖给了国企,套现7.49亿,周德洪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一家人会“反目成仇”,侄女做出举报叔叔的行为?
2017年3月,宝利国际副总经理邹爱国在办公室被警方带走,罪名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
法院文件显示,邹爱国被指控收受319万元贿赂,并侵占公司财产21.79万元。但这场看似普通的职务犯罪案,实则是一场家族内斗的序章。
在丈夫被抓之后,周德洪的亲侄女,选择公开“大义灭亲”举报自己的叔叔。侄女在举报的时候声称,邹爱国是公司的“销售王牌”,直接或间接完成了70%的沥青业务,却因“功高震主”遭周德洪忌惮。
2017年,周德洪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将侄女婿送入监狱。邹爱国最终被判6年半,周士芳则愤而指控周德洪“滥用职权”“隐瞒重大事项”,甚至称其“涉黑涉恶”。这场举报迅速引发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关注,直接导致周德洪在2021年因“单位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半。
周德洪入狱后,其92年出生的儿子周文彬仓促接任董事长。这位少东家的上位,被外界戏称为赶鸭子上架。财报数据显示,周文彬掌舵期间,宝利国际的业绩一路下滑,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超900万元,股价从2020年高位5.22元暴跌至2.62元,市值腰斩。
更尴尬的是,公司主营业务沥青销售增长乏力,而通用航空、融资租赁等新业务始终未见水花。讽刺的是,周德洪当年用法律手段打击侄女婿,最终却让自己也栽进同一坑里。
2021年法院判决显示,周德洪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业务等方式向政府官员行贿,金额达数百万元。这一判决不仅让他失去自由,更彻底撕破了家族企业的温情面纱,亲情在利益面前,脆弱得如同一张A4纸。
周德洪入狱的两年半,宝利国际如同一艘失去舵手的船,在资本市场的风浪中摇摇欲坠。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达4.5万户,这些散户的账户随着股价暴跌不断缩水。
2024年11月,出狱仅半年的周德洪夫妇突然宣布,将持有的2.08亿股,在比例中占总股本22.57%,以3.6元/股的价格转让给池州投科,一家由池州市国资委控股的基金。
这笔总价7.49亿元的交易,被市场称为白菜价甩卖。对比公司巅峰时期5.22元的股价,接盘方相当于打了6.9折。而周德洪夫妇套现后仍持有12.8%股份,市值约8.5亿元,看似保住了部分身家,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危机。
池州投科接手后,立即启动董事会改选,7个席位中占据5席,周德洪仅保留2席提名权。这意味着,这位曾经的“家族企业教父”彻底沦为配角。
市场对此反应两极,乐观者认为,国资注入能带来资金和资源,悲观者则指出,宝利国际2024年预告的1800万元净利润中,7800万元来自“非经常性损益”,主业依然亏损。
从2017年内斗爆发到2024年国资接盘,宝利国际的股东们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七年。有人翻出2015年公司年报中的豪言壮语,打造百年企业,如今再看只剩苦笑。更扎心的是,即便国资入场,公司股价仍在3元以下徘徊,距离巅峰时期依旧遥不可及。
周德洪为何急于套现离场?表面看,是迫于业绩对赌压力。根据协议,他承诺2024到2025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元,否则需现金补偿。但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家族信任的崩塌。侄女的举报不仅让周德洪身陷囹圄,更暴露了家族企业的治理漏洞。
宝利国际长期依赖亲属把控关键岗位,邹爱国管销售、周德洪掌全局、周秀凤控财务等等,这种举贤不避亲的模式,最终演变成互相捅刀的闹剧。中国民营企业研究院数据显示,70%的家族企业权力交接时会出现内斗,宝利国际的案例不过是其中极端一例。
池州市国资委的介入,被视作“救火队长”式的操作。协议中特别要求周德洪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公司的善良管理义务”,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可以卖股份,但别想临走前再挖坑。
而周德洪保留的12.8%股份,更像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若国资真能盘活企业,他仍是受益者,若失败,至少套现7.49亿元。
宝利国际的主营业务沥青行业,近年来面临环保政策收紧、基建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财报显示,公司2021到2023年沥青业务毛利率从15%暴跌至6%,而所谓“转型希望”通用航空板块,三年累计亏损超5000万元。
周德洪的故事,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家族企业兴衰史,从兄弟齐心到叔侄反目,从资本宠儿到韭菜噩梦,最终以“贱卖国企”草草收场。这场闹剧暴露出家族企业的致命伤,人治色彩过浓、权力制衡缺失、转型能力匮乏。
而对池州市国资委来说,7.49亿元的收购价或许不算高昂,但要想让宝利国际重生,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一场从“家族作坊”到“现代企业”的彻底革命。
毕竟,当一家公司的兴衰取决于“侄女是否举报叔叔”时,它的命运早已写满荒诞。这场交易究竟是涅槃的开始,还是另一个烂尾工程?答案或许藏在两个细节里,国资入主后的董事会名单,以及周德洪那12.8%股份的最终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