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7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解读《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陕发〔2025〕1号)(以下简称:省委一号文件),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件共八部分33条,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是结合我省实际,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实化、细化、具体化,也是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对今年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孙矿玲说。
孙矿玲介绍,文件聚焦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从大面积单产提升、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方面作出部署,全面夯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聚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提高监测帮扶质效、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推进帮扶项目资产规范管理等3个方面作出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帮扶政策和工作衔接,加快建立覆盖全部农村人口、适应乡村全面振兴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文件聚焦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提出要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从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强化联农带农,培壮县域富民产业,为乡村‘赋能’,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聚焦着力推进乡村建设,提出要以优化城乡规划布局为前提、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重点、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为保障,点线面结合、软硬件齐抓,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塑形’,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聚焦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出要顺应农民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新趋势,既注重正向引导、又抓好问题整治,既强化综合施策、又注重为基层减负,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乡村立心‘铸魂’,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聚焦着力加强要素保障,提出要围绕资金、人才等核心资源进行安排部署,引导更多资源要素投向‘三农’领域,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各类政策保障,共同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孙矿玲说。
孙矿玲指出,文件围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提出从推动农民稳岗就业、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3个方面发力,进行系统部署,通过就业推动、产业带动和改革促动,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围绕强化改革驱动,提出突出强调要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一方面,坚守改革底线红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四个不能”的重要指示,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基本权益,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坚持“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保障农民合理用地建房需求。同时,提出要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农垦、供销合作社等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活力。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持续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继续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主线,持续落实’七个提升工程‘要求,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各项任务要求贯穿全篇,系统部署2025年全省’三农‘重点工作,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孙矿玲表示,文件紧密结合省情农情实际,立足扬优势补短板,将“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改革驱动”分列专章进行部署,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杨凌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治理”等重要政策,明确了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探索建立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张图”“一套数据”一体化管理机制,建好用好“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等具体抓手,确保文件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切实体现陕西“三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