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兰州,繁花似锦,满城芬芳。近年来,“花经济”在这座城市蓬勃发展,催生出全新的城市消费新业态,也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面貌。从居民家中的阳台,到社区的共享花园,再到乡村的房前屋后,鲜花不仅扮靓了城市和乡村,更成为连接邻里情感、推动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书写着一个个关于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阳台绽放诗意 花开点亮生活
“快看!我的三角梅开得比去年还艳!”在城关区拱星墩街道范家湾村,梁女士正站在精心打造的“阳台后花园”里,手持手机,兴致勃勃地在社区群里分享着鲜花盛放的美景。她家的阳台上,君子兰舒展着墨绿的叶片,宛如谦谦君子;三角梅热烈奔放,一团团、一簇簇,红得似火,粉得像霞;形态各异的盆景,或苍劲古朴,或精巧雅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主人的用心。“每年春夏季,社区的阳台花卉大赛都是我们最期待的活动。”梁女士笑着说,“为了今年的比赛,我早早就开始准备,给花换盆、施肥、修剪,就盼着能在比赛中拿个好名次。”
在深沟桥社区,郝女士家的阳台堪称网红打卡地。不大的空间里,摆满了多盆精心培育的花卉。这里不仅是她的私人花园,更成为小区里的样板阳台,吸引了众多邻居前来参观学习。“养花是一件特别治愈的事,看着它们从种子发芽、慢慢长大、开花,心里特别有成就感。”郝女士说:“现在,邻居们经常来我这儿交流养花经验,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就像一家人一样。”
阳台花卉大赛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更成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一盆盆鲜花,不仅装点了居民的生活,也让邻里之间多了一份交流与互助,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文色彩。
共建共享花园 凝聚社区温情
社区花园共建,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成为凝聚社区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在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一场以自治+生态共建为核心的“绿洲杨家园·微家园共建”项目启动活动在酒泉小院热闹举行。活动现场,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领取园丁工具包,投入到“一平米花园认养”和“微景观共创”中。73岁的李阿姨手持画笔,认真地在DIY标语牌上写下“月季奶奶责任田”几个大字。“我要把这块牌子挂在自己认养的花圃前,看着这些月季从幼苗长成花海。”李阿姨满脸期待地说。
如今,一段时间过去了,杨家园社区的共享小花田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花香四溢。居民们围坐在花田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讨论社区事务,曾经陌生的邻里关系变得亲密无间。
鲜花扮靓乡村 绘就振兴新篇
走出城市,在兰州的乡村,鲜花同样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永登县柳树镇营儿村,一排排整齐的拱棚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白色光芒,而点缀其间的小花园和小绿地,则为村庄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近年来,营儿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村民对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闲置土地进行平整和美化。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有的村民在自家小院里种上了牡丹、迎春等花卉,还有的在门口摆放了花箱,种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草。全村共规划建设小花园和小绿地100余处,增设花箱200余个。
在营儿村村民刘丰年家的小院里,约60平方米的空地上,鲜花与蔬菜相映成趣。牡丹雍容华贵,迎春花开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清香:旁边的小菜园里,嫩绿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长势喜人。沿着他家门前的小径漫步,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现在,我们的村子越来越漂亮,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了。”刘丰年说。
在青白石街道石沟村,花花草草将村庄装点得如诗如画。村民陈勇看着自家门前盛开的花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家家户户种上了花,修好了路,村子环境和公园一样。”鲜花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见习记者 魏佳贝 蔡扬宗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