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些航母的前端存在着一个或两个小斜坡,你知道这个小斜坡是干什么用的吗?
如果仅凭猜想,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这个小斜坡是帮助飞机弹射起飞的,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斜坡就应该是向上翘,最起码也应该是与甲板持平的,但这两个小斜坡却是向下倾斜的,如果飞机真的沿着这个斜坡向前跑,恐怕就要栽进海里了。想要了解这个小斜坡的作用,就要从飞机的弹射起飞说起。现在航母上的飞机起飞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弹射杆式起飞装置。
这种起飞方式十分简单,先将飞机前起落架上的牵引杆挂在弹射滑块上,然后再在后方接上一根阻力杆抓住飞机。
当弹射器开始工作时,阻力杆会松开,飞机就会被弹射滑块高速弹出了。但以前的航母使用的并不是这种弹射杆式起飞装置,而是用缰绳弹射起飞的。在飞机两侧机翼的下方分别有一个钩子,在准备起飞之前,先要把缰绳从弹射器滑块的凹槽中穿过,然后把缰绳的两端挂在飞机机翼下方的钩子上,再在飞机后方挂上一条阻碍绳索抓住飞机。
这种缰绳式的弹射起飞十分繁琐又耗费体力,通常需要4至5个工作人员配合才可以完成。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弹射起飞就要开始了。先是要松开飞机后方的阻碍绳索,然后飞机就会通过缰绳被弹射滑块拽着向前飞奔了,当来到甲板末端时,速度已经足够了,飞机就可以升空了。飞机是飞上天了,可拽着飞机的缰绳就倒霉了,它会直接被飞机甩进大海,就此消失不见。航母上使用的弹射缰绳并非普通的绳索,而是由优质钢绳经过专业化的加工而打造的碳纤维材料。造价是相对昂贵的,这么丢了着实有些可惜。
对于一艘航母而言,执行任务甩丢一些缰绳其实也不算大事,但如果航母的数量多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那么能不能想点办法把这些缰绳留下来反复利用呢?基于这种考虑,人们在缰绳的挂钩下方又添加了两条捕获绳,并将它们也连接到弹射滑块上。当飞机被弹射到甲板边缘,与缰绳脱离并起飞升空后,原本应该被飞机甩出去的缰绳会被捕获绳猛地拽住,并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被拍到甲板上。
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缰绳被拍在甲板上之后,因为力量太大,会猛地发生反弹,这反弹而起的缰绳有时候就会打在还没走远的飞机上,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只需要让甲板末端向下倾斜,给缰绳的反弹留出更多的空间就可以了,但这就意味着要对航母甲板进行改造,难度太高,费用也太多了,不知要回收多少条缰绳才能弥补上改造甲板的花费。既然改造甲板不现实,那就在甲板的末端再加上一小段不就好了吗?于是这个多出来的小斜坡就诞生了。
在加装了这个小斜坡之后,弹射缰绳可以实现完美回收,也不会对起飞的飞机造成任何威胁,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了。
不过在现代航母上,基本上已经很少能够见到这种小斜坡了,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弹射杆式起飞装置已经替代了传统的弹射缰绳起飞,在美国,最后使用弹射缰绳起飞的企业号航母也早已退役,现在只有少数的一些国家航母上还能够看到这个小斜坡,比如巴西的圣保罗号克莱蒙梭级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