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蹲在麦田边,手指搓着枯黄的麦叶直叹气。五月的日头晒得地皮发白,陕西河南好些地块裂开了嘴。
中央气象台的干旱预警连着响了半个月,可把靠天吃饭的庄稼人愁坏了。你瞅那监测图上,陕西中南部、河南西部的土壤重度缺墒,麦苗正憋着灌浆呢,没水咋行?偏偏这时候,老天爷像把雨桶打翻在南边,湖南湖北的田洼子都快漫出水了。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干旱橙色预警还挂着,可北边的江淮流域却在忙着排涝,这雨下得太不匀溜!5月1日的监测说,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的麦地轻度缺墒,眼看着气温还要往上蹿,35℃的高温一烤,蚜虫怕不是要闹起来?
“麦熟一晌,雨贵如油”,这会儿华北黄淮的老乡们,就盼着云头子能往北边多挪挪。,立夏刚过,南方的暴雨蓝色预警就跟着来了,湖北湖南局地大暴雨,100毫米的雨水哗哗下。可咱北方的麦地呢?
气象员说未来10天大部没有效降水,这不是急死人吗?安徽江苏的旱情倒是能缓口气,可低洼地里的油菜又遭了罪,短时渍涝一闹,倒伏的杆子直不起腰。
广西部分地区的雨算是解了点渴,可金秀县的老乡还在盯着水窖犯难,未来一周还是旱,水该咋省?田里的小麦正处于灌浆关键期,缺水直接影响千粒重,减产的阴影像块石头压在农户心里。这边南方忙着防渍涝,那边北方抗旱要浇水,老天爷这雨咋就下偏了呢?
人工增雨的机会得抓住,可云层够不够厚?
能不能追上北移的雨带?都是未知数。我站在地头看天气预报,暴雨区和干旱区在地图上挨得那么近,却像隔了道墙。
“一喷三防”的药得赶紧打,蚜虫可不管你有没有雨,高温天里繁殖得更快。
西南地区的沟渠得疏通好,雨后及时排湿散墒,不然成熟的小麦堆在地里要发芽。
最揪心的是陕西南部那些特旱的地块,麦苗都快干死了,这场立夏后的雨能浇透吗?
未来一周江淮江南还有大范围降雨,可北方的旱情拐点啥时候到?
谁也说不准。种地的人都知道,收成靠的是风调雨顺,可今年这老天爷,明显有点“偏心”。看着手机里的降雨预报图,老张吧嗒吧嗒抽烟,烟锅里的火星子明灭不定,像他心里的盼头。
这场南北不均的雨,解了部分人的渴,却让另一部分人更愁了,农业生产的坎儿,从来都不少。咱就盼着气象部门的预测准点,人工干预得力点,让南北方的庄稼都能喝上“及时水”。
至于往后的天气走势,是持续旱涝不均,还是能回归正常?
留个问号给老天爷,也给咱种地的人提个醒:靠天更要靠自己,防灾减灾的弦,啥时候都不能松。
这场立夏后的降雨,像一场及时的救济,却也是一声警示:气候变化面前,农业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