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创制图,版权所有

这越剧有趣,女人演小生。想起以前京剧,男人演花旦的。其中《霸王别姬》中的花旦演着演着演出了感情,几段故事回想起来让人落泪。

看陈丽君简历,13岁进入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学习,21岁时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毕业。

所以这本身是没怎么学文化的。13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小学毕业。陈丽君小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所以对《红楼梦》不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甚至有点怀疑,陈丽君是否读得懂《红楼梦》。

《红楼梦》虽然是白话文,但是与普通话还是有区别的。小学毕业后开始学越剧,大概率没怎么学习语文了。

小说里的诗词明显是明清一代的诗词,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是有点难以理解《红楼梦》的。起码得初中毕业了,才能看明白《红楼梦》一书里讲的故事。可能要等到高中毕业了,才能理解《红楼梦》。

《红楼梦》中对各方面的描述本身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如果对文学没有喜欢或者没有这方面的天分,很有可能看《红楼梦》会觉得这本小说写得非常无趣,不过是些情情爱爱、家长里短之类的东西。

以上这些原因或者说门槛,可能导致陈丽君根本没有能力看懂《红楼梦》。那怎么办?只好从电视剧里学了。

而电视剧体材的原因,必然导致它和《红楼梦》原著不一样。电视剧重情节,而《红楼梦》原著实际上是大百科全书。电视剧不可能把《红楼梦》原著复刻在情节里。

这样一来,就导致陈丽君说出了贾宝玉是长子长孙的话。

越剧这一剧种,感觉本身在逐步退出市场。最有名的越剧自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了,当然也因为《红楼梦》的加持,《西厢记》也有了些名气。

但是不得不说,现在谁有心思欣赏越剧?其本身方言的加持,就导致只有一部分人看懂。而能看懂并不代表喜欢看。这样一来,它的受众或者说市场本身就是冷冷清清的。

电影、电视剧,到现在的网剧、季播剧早就超越了越剧的精彩度和普及度了。

所以一个市场很小众的剧种,是无法吸引人才的。陈丽君小学毕业就开始学越剧了,说明学越剧门槛太低了。这样一种低门槛,是很难吸引优质学员的。

所以越剧没落是市场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我觉得如果没落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就像电影,以前是无声默片时代。现在没人拍默片了吧?

这说明默片电影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了,也没有人惋惜,对吧?

把默片拍出经典的卓别林在他后期艺术创作中也开始导演或出演有声电影了。

陈丽君没什么文化的另一证明是把很简单的字都读错了,比如耳濡目染读成耳“熏”目染,把门槛读成门栏,把粗犷读成粗矿。

这世界还真是有点玄幻啊。

我觉得陈丽君没有必要道歉。要出来道歉的或许是这个玄幻的世界?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5月7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