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又升级了,从边境摩擦变成军事对抗了。
印度是挑起事件升级的一方。印度媒体报道,5月7日凌晨开始,印度用导弹攻击巴基斯坦境内九个目标,但这次异常郁闷的也是印度,因为他们的飞机被巴基斯坦打下来了,而且还不止一架。根据巴基斯坦军方的信息,共有六架飞机被击落,其中包括三架法国阵风、俄制苏-30和米格-29各一架,以及一架无人机。
根据无所不能的网友对信息的梳理,截止到今天中午的数据显示,这次,巴方总共出动11架战机,参与攻击的是7架歼10CE,其余4架战机起到牵制干扰的作用,现已全部安全返航。印方总共出动14架战机,计有2架苏30、2架米格29、2架米格21和8架阵风。
印度刚想放飞一下自我,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对于印度这种一直依靠自吹自大、自我洗脑为世界列强的国家,又具有那种走在马路上捡不到钱就认为吃亏了的民族性格,这次是严重的受挫,严重到如果印度后面不能翻盘,会成为印度的战略性失败,不但会是印度崛起之路的绊脚石,而且印度人的心理又会遭受严重创伤,如果印度这次连巴基斯坦也搞不定,对印度的心理冲击甚至比六十多年前与北方邻居的那场著名战争更大。那场战争,我们中国人叫“对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这个民族性格比较奇特,属于既自大又自卑特别严重,而且又特别需要用自大掩盖自卑的那种。这跟印度的地理和历史有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让印度容易产生自我封闭与孤芳自赏的心态。历史上,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或文化概念,从来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的国家,又经历多次被殖民,后来印度成为一个国家概念,还是依赖于大英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松散联邦。
印度在历史上虽然长期被殖民,但印度人并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在独立之后,成为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中除美国之外最穷兵黩武的国家。光是与巴基斯坦,就爆发过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锡金更是被印度直接吞并。
印度频繁发动对外战争,除对中国失败外其余均保持全胜纪录,这更加强化了印度自大又自卑的性格特点。
印度还有一个变态的心理,就是敌视中国,说印度是最敌视中国的国家,也并不夸张。印度平时更是依靠敌视中国,借助国内宣传机器,塑造印度人的国家观念和身份认同。
印度在独立后也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凭借不结盟运动发起者的身份,一度俨然成为第三世界的代表,获得了比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但很快就因为与北方邻居的那场战争而按下了暂停键。
这场战争在中国人的心里,重要性远远排在抗美援朝之后,但对印度人来说,因这场战争的失败,天都要塌了。印度的国际威望崩了,野心勃勃要让印度成为有声有色大国的尼赫鲁,没过几年也郁郁而终了,印度人从此心理上有了阴影。这倒也不能怪印度人心理素质差,毕竟,美国人因中国抗美援朝而产生的心理阴影面积也不小。
印度非常渴望一场对中国的胜利,但印度又没有自大到不考虑与中国的实力差距,所以,印度对中国的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心态就更严重了。
这次印度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借一场恐怖袭击事件,就挑起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冲突,也很难说其中没有针对中国的成分。
如果巴基斯坦顶不住印度的军事攻势,就会牵制中国的战略资源,恶化中国的外部战略空间。巴基斯坦不仅仅是牵制印度的平衡器,而且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战略价值,早已不在朝鲜之下,因而不容有失。
这一次,印度直接面对的是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的后面,还是中国。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中国的这种特殊关系,在历史上是经历过印巴冲突验证的。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巴基斯坦很难在与印度的长期对峙中坚持到现在,早就被印度碾压了。
现在正是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中国自然不希望印巴局势升级。印巴发生冲突,一直不希望中国周边保持平静的美国是喜闻乐见的,所以美国很快就表态站队在印度这一边。如果印度能够让巴基斯坦遭遇惨败,就等于把地缘政治的难题抛给了中国,在美国的挑拨下,到时候印度的信心膨胀,未必没有直接针对中国发动一场冒险行动给的可能。美国做梦都想亚洲能有国家,跟中国来一场俄乌冲突那样的代理人战争。
对美国来说,最合适的战争代理人是印度,其次才是日本,原因包括:一是印度的块头足够大,毕竟人口规模和中国是同一量级。二是印度扼守印度洋黄金运输通道,又临近中巴经济走廊,可以从海陆两边搅乱中国的“一带一路”。三是印度地处中国西部,可以与美日军事同盟,对中国形成东西两线压迫之势。四是,随着实力的增长,印度也是美国要提防的下一个国家,美国不会再次允许一个十亿人口规模的国家崛起,让印度死磕中国,对美国是最理想的鹬蚌相争局面。
美国一直拉拢印度,把亚太战略升级为印太战略,就是希望印度发挥牵制和消耗中国的独特作用。印度也比较滑头,明白美国想把印度当成乌克兰式的消耗品,也知道与中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所以虽时不时有挑衅行为,整体上还算比较理性。但印度毕竟是有大国野心的,不甘心被中国甩得更远,对中国的敌意也没有化解,一直在等待时机。印度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光靠自己关起门来自大意淫是没有用的,印度也在想办法彻底消除六十多年前那场失败带来的心理阴影。
我们的实力对付印度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我们现在的战略重心还是在东部,对我们最主要的威胁还是来自东面,除非印度越过我们的底线,否则,解决印度威胁的战略优先级就应该排在后面。
所以,这次印巴冲突升级,如同2017年的中印洞朗对峙,也很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既要确保巴基斯坦不被印度击败,又要控制这场冲突的烈度,尽量避免印巴冲突演变为中印之间的直接冲突。
但印度如果表现太拉垮,这次也未必不是一次送上门来的机会,不仅能够挫伤印度挑衅中国的信心,而且对中国军工,是一次通过实战演示实力的机会。因为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中国。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军事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军事技术体系与印度的万国牌武器技术装备的一场较量。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我们的军事科技也日新月异。中国在很多武器装备上,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为领先者,但因为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的武器效能还没有经历过实战,所以,在这场印巴冲突中,大家特别感兴趣,巴基斯坦是用什么样的装备,轻松打下了印度的万国牌战机,第一回合就创造了损耗比0:6的悬殊战绩。
到目前为止,印度的媒体已经承认,有三架印度战斗机在境内坠毁,说明,巴基斯坦发布的信息可信度很高。而且,据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说,他们击落的这六架印度战机并不是在巴基斯坦领空,而是在印度的领空,说明印度空军的飞机被堵在自己家里刚起飞不久就被打下来了,这对印度军人的灵魂冲击得有多大?
一架法国的阵风战机售价2亿多美元,印度这次经济损失不小,但这一回合经济损失更大的,应该是卖武器给印度的那些国家,尤其是法国。印度本来对法国的阵风很有信心,当成印度压箱底的战机,但刚一交手,阵风就多架折戟坠地。难怪,有网友说,俄乌战争把阵风打成网红战机,印巴冲突又让阵风一夜回到解放前。
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当然远远不如印度,但因为巴基斯坦背靠中国,主要采购中国的战机、防空系统和雷达等装备,初步构建起中国技术的攻防体系,就能够在与印度的空战第一回合中轻松占据了上风。这是中国制造业与西方制造业实力此消彼长的结果。这次巴基斯坦空军的对手没有美国战机,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就目前而言,巴基斯坦的整体策略也表现很不错,既不挑事,也不怕事。从一开始,巴基斯坦选择相对的克制态度,但印度要升级事端,巴基斯坦也果断反击,通过武器的优势给印度沉痛的打击。印度从一开始就气势汹汹,还威胁要切断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的水资源,道义尽失,想利用实力优势升级事端,这才一个回合,就被巴基斯坦搞得灰头土脸。
这次不管是印度被击落了三架还是六架战机,总之是印度吃了大亏,在空中较量中处于明显劣势。印度之所以要让局势进一步升级,肯定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迷之自信,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肯定能够轻松击败巴基斯坦。以印度人的特点,既然敢搞事,那么在印度的预案里面,就应该不包含失败。
所以,这一次巴基斯坦给了莫迪政府一个措手不及,给莫迪制造了一个大难题。如果印度认栽,选择息事宁人,那么印度正在塑造的强国形象,又要受到重击,莫迪政府的政治危机也会倏然而至。如果印度想尽快找回场子,那就要投入更大的军事资源,将军事进一步升级,但又会因为没有空中优势,而遭遇更大的失败。
我估计,现在印度正在紧急评估,中系武器装备与印度进口武器的技术差距,这道留给莫迪的决策题难度可不小。
今天全世界都在关注印巴冲突中的实际表现。如果印度这次失败,影响是多方面而且深远的。
一则,如果输给了巴基斯坦,印度从此至少在很长时间内不再有资格有底气做中国的直接对手,印度在美国眼中的可利用价值也大为下降。二则,中系武器得到了实战的检验,在比较中确立了技术优势,对中国的武器打开国际市场是绝对的利好。资本市场今天已经在用脚投票,中航成飞盘中涨停20个点,收盘17个点,成飞集成涨停10个点,会有很多一直习惯从西方国家采购武器的国家,对中国武器产生强烈的购买意愿,而武器的采购会直接影响这些国家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站位选择。三则,印巴之间的这场空战对西方人积淀了一二百年的技术自信和心理优势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有利于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分化瓦解美西方,而且对中国正在应对的经济战中美西方国家的站队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也会让西方媒体针对中国制造的滤镜破碎。2024年时,美国网站WDMMA公布了年度全球空军实力排名,拥有国产五代机的中国空军竟然只是排名第七,居于印度之后。西方专业网站的这种排名,谈不上客观,更多充满政治色彩,想用纸面的军力排名,维持西方的军事优势泡沫不被现实戳破。印度的实际表现,让这些排名显得更加可笑。
这次印巴军事对抗的第一个回合,非常可能成为东西方军事技术能力的一个历史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