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俄乌冲突东部前线战况再度升级,乌克兰情报部队成功摧毁一套俄罗斯现役Buk-M1(北约代号“山毛榉”)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及其弹药载具。这一行动由乌军霍尔蒂察作战战略集团通过官方Telegram频道披露,并附有现场视频片段,引发国际社会对俄乌防空体系攻防战的广泛关注。
行动细节:精准伏击下的“弹药殉爆奇观”
根据霍尔蒂察集团通报,此次行动由乌克兰第“黑森林”炮兵旅情报部队主导。该部队通过持续数日的电子侦察与无人机侦测,锁定了一支正在转移阵地的俄军防空分队。情报显示,这支分队装备有一套Buk-M1防空系统,并携带满载的9M38系列导弹弹药。
乌军情报部队选择在俄军车队行进至顿涅茨克州一处开阔路段时发动突袭。从公布的视频画面可见,一枚精确制导弹药(分析人士推测可能为乌军自研或北约提供的反辐射导弹)直接命中Buk-M1发射车,引发弹药载具的链式殉爆。剧烈爆炸产生的火球与浓烟直冲云霄,现场宛如一场“人工烟火秀”,而价值千万美元的防空系统瞬间化为废铁。
Buk-M1作为俄罗斯现役主力中程防空系统,其作战价值不容小觑。该系统最大射程达50公里,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具备拦截战斗机、巡航导弹乃至低空无人机等多类型目标的能力。在俄乌冲突中,Buk-M1曾多次击落乌军战机与无人机,成为俄军构建区域防空网的“中坚力量”。
此次乌军成功摧毁一套Buk-M1系统,不仅直接削弱了俄军在该区域的防空密度,更对俄军士气造成打击。军事专家指出,一套Buk-M1系统通常需由4-6辆载具组成(含发射车、雷达车、指挥车等),乌军此次行动可能迫使俄军重新评估前线防空部署策略,甚至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防空漏洞。
这种“情报先导、精确点穴”的战术,正是乌军在装备劣势下与俄军对抗的关键策略。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军多次通过类似手段摧毁俄军S-300、Pantsir-S1等防空系统,凸显了现代战争中“信息优势”对传统装备优势的压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