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什米尔地区的恐袭事件为由,印军对巴基斯坦境内展开空袭。阵风战机配合致命的“斯卡普”巡航导弹和精准无比的“铁锤”炸弹,将巴基斯坦境内数个目标摧毁得体无完肤,作为邻国,中国会如何表态?
(莫迪政府发起“辛杜尔行动”,印巴口水战演变为真枪实弹)
1、印军悍然出击,彻底激怒巴基斯坦
大规模袭击行动开始后,印度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只是在消灭所谓的恐怖分子,绝对没有触碰巴基斯坦的军事设施,甚至还声称自己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只是为了避免局势的升级。
不过,这种说法可没能让巴基斯坦买账,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天空被撕裂,自己的领土被侵犯,9处目标被击中。于是,怒不可遏的巴方也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强烈的反击。
他们祭出导弹直冲印度军事设施,并且宣称击落了多架印度的战斗机,其中包括阵风、苏-30MKI和米格-29这些主力机型。
(巴基斯坦强硬反抗,击落多架印度战机)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印度有这么大的胆子去挑动这根敏感的神经呢?
主要是因为美俄的强势站台,美国务卿明确表示,支持印度的“反恐权利”,普京也与莫迪进行了电话会晤,不仅立场上支持,还打算进行相关合作提高印度的反恐能力......
2、印巴冲突,背后有黑手推波助澜?
那么,事情究竟是如何演变至此的呢?
一切得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场恐袭说起。武装分子的无差别射击造成了26名无辜平民的死亡,这一血腥事件无疑在印度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社交媒体上充满了对政府的责难与愤怒,要求莫迪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以眼还眼”的呼声不绝于耳。恰巧此时,莫迪正在沙特进行国事访问。遥远的消息传来,他立刻中断行程,匆忙回国,痛斥恐怖分子,誓言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境内,现场平民拍下现场画面)
印度深信不疑地认为袭击的幕后黑手藏身于巴基斯坦境内,而这也为印度发起报复行动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可谓迅猛——增兵克什米尔、暂停《印度河水域条约》的执行、驱逐境内的巴基斯坦人,以及关闭边境口岸和进行防空演习。一时间,南亚局势剑拔弩张,仿佛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巴基斯坦并不接受这样的指控,他们坚决否认与恐袭有任何牵连,反而猛烈抨击印度这是借题发挥,是对巴基斯坦的“极限施压”。
值得玩味的是,一些外媒披露出此次恐袭事件可能另有隐情,背后似乎有印度情报部门的黑手在推波助澜,以便为对巴动武铺平道路。这一爆料甚至导致印度多名军方高官遭遇撤职或调任,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3、中国呼吁印巴双方,以大局为重
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中国和国际社会也不得不直面这一危险的局面。印巴不仅都拥有核武器,而且自独立以来就存在着诸多历史纠葛与领土争端。每一次冲突,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灾难。
(印巴都拥有核武器,若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作为与印巴接壤的大国,在印度发起“辛杜尔行动”后,中国迅速表达了对事态发展的遗憾与担忧。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时也呼吁两国保持冷静和克制,以大局为重,以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施压手段远不止于炮火声中的导弹与战机,还包括了一张更具战略意义的“水牌”。印度河流经克什米尔并滋养着巴基斯坦近90%的人口,已经成为印度可以动用的挟制工具。莫迪政府突然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水域条约》,无异于给巴基斯坦当头一棒,将其置于极度不利的位置。
水资源本应是民族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纽带,可在这里却成了一把利剑,随时可能引爆新一轮冲突。想象一下,如果巴基斯坦面临干旱威胁,其被迫采取激烈应对措施的可能性激增,而局势也会因此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