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周浦人民法庭,来到康桥镇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在居民“家门口”着重化解居民区停车费定价纠纷,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取得良好成效,上海观察、浦东时报、浦东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这次活动的安排都有哪些,吸引了哪些人参与,反响又如何?一起来了解!
上海观察
▾上下滑动查看▾
在社区管理中,小区的停车费容易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索。就在昨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周浦法庭来到康桥镇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在居民“家门口”着重化解居民区停车费定价纠纷,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康桥镇积极为本次巡回审判搭建平台,提供审判场地,镇司法所、派出所、律所、居委、群众、调解员等众多主体也参与学习,着力提升矛盾化解效能。本次巡回审判也是“枫桥式人民法庭”的一次生动实践。
当日下午2时,庭审准时开始。上诉方主张停车费过高侵犯业主权益,被上诉方主张停车费已降价收费,是合理收费标准。法官围绕双方诉求,引导当事人陈述事实、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法官进行释法说理,双方合同条款合法真实,目前停车费价格合理,最终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庭后法官邀请其他存在纠纷的业主参与调解,进一步为他们释法说理。
在庭后座谈会上,法院、司法所、派出所、律所、居委代表、群众代表、调解员等多方主体参与讨论。针对本案停车费纠纷,法院表示本案涉及群体性纠纷,处理需审慎,既要尊重双方合同意思,又要考虑实际情形变化,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实质性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参会的司法所、派出所、居委人员表示会全力支持法院判决,保证小区内日常通行有序,持续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参与旁听的群众对判决结果表示信服。参与旁听的调解员表示通过本次庭审深度学习到了矛盾处置的专业方法。
此次巡回审判及座谈会,充分展现了“枫桥式人民法庭”直面基层、贴近群众、实质化解矛盾的精神,推动了众多法治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更好地实践创新“枫桥经验”,康桥镇与周浦法庭积极探索“三所一庭”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组织“三所一庭”处置重大矛盾纠纷,周浦法庭每周四下午会安排法官在康桥派出所接待来访群众,并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司法确认等有力支持。
下一阶段,康桥镇将与法庭进一步合作,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织密织牢解纷网络,有效化解基层治理纠纷。
浦东时报
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浦东法院周浦法庭在康桥镇开展巡回审判工作,着重化解居民区停车费定价纠纷,为解决相关群体性案纠纷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本次庭审双方为康桥镇某小区业主与开发商。此前,双方因小区停车费定价发生摩擦。开发商将部分业主告上法庭,周浦法庭一审判决开发商胜诉,相关业主需要按规支付停车费。业主不服判决,向上海一中院提起上诉。
上诉方主张停车费过高,侵犯业主权益。上海一中院法官围绕双方诉求,引导当事人陈述事实、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又进行释法说理,指出双方合同条款合法真实,目前停车费价格合理。最终,上海一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我们在审理这个案件的时候,发现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个案,就向案件所在地的基层法院、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发现有300余户业主与开发商有着类似矛盾。于是我们向属地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背景,并与开发商和案涉业主进行多次协商沟通,当事人当庭进行了充分辩论,确保案件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上海一中院立案庭审判长娄永说。
庭审之后,法官邀请其他存在纠纷的业主参与调解,进一步为他们释法说理。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各方代表参与了讨论。针对本案停车费纠纷,上海一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案涉及群体性纠纷,处理需审慎,既要尊重双方合同意思,又要考虑实际情形变化,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实质性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周浦法庭法官程阳强表示,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除了完成每个具体案件的审判之外,还需要发挥更多的职能。
据悉,康桥镇与周浦法庭积极探索“三所一庭”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组织“三所一庭”处置重大矛盾纠纷,周浦法庭每周四下午安排法官在康桥派出所接待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司法确认等服务。
浦东电视台
(点击播放)
线索提供丨周浦法庭
素材来源丨上观、浦东时报、浦东电视台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