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 选址960,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作者 I 江珊 选址960
全文约5000字,需6分钟
新空间,新未来。
2025年,北京又有一批新园区完成规划建设、投入使用,与新产业同频共振。
选址960本期梳理盘点20个值得期待的北京产业园新项目,这些项目或刚刚开园、扬帆起航,或已完成竣备、蓄势待发;其主导产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具身智能、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是承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谨供企业选址参考。
1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海开园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海开园位于海淀东升发展极,与中关村西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构成“黄金三角”组合。
园区占地面积约4.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由6栋科研办公楼及1栋科研配套组成,6栋科研办公楼体量约2万-3.4万平方米。
园区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龙头企业与领军企业打造总部独栋。
园区已完成工程竣备交付,预计今年5月底正式开园运营。
▲效果图
2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芯域
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芯域南临邓庄南路,北接丰滢中路,西临亮甲店路,东靠永翔南路,紧邻地铁16号线永丰南站。
园区总建面约15万平方米,容积率1.3-1.5,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成长性企业,打造集科技研发、总部办公、创新孵化于一体的科研总部研发基地。
园区已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预计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
▲效果图
3翠湖驭智产业园
翠湖驭智产业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翠湖科技园环保园东北角,西、南两侧紧邻齐物潭公园湖区,形成“公园里的科创园”独特景观。
园区总占地2.71公顷,总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4.58万平方米,地下3.26万平方米。项目以“开放共享+绿色低碳”为核心理念,定位为”高端、高新、高价值的信创产业集聚中心“,推动前沿技术细分领域的交叉创新。
园区已进入施工中后期阶段,预计今年10月竣工验收。
▲效果图
4未来星科低碳产业园
未来星科低碳产业园项目位于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是“能源谷”首个标准厂房项目,也是未来科学城集团自建自营的首个产业园。
园区总用地面积约5.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2万平方米,用地性质为M1一类工业用地,包含8栋现代化厂房和1栋配套设施,集研发中试、成果转化、生产制造、产品展示及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在产业导入方面,园区聚焦低碳产业新赛道,着力吸引能源领域创新水平高、研发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创新企业,致力于形成以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等六大产业细分领域为主导的前沿产业集群。
2025年3月,园区一期亮相投用,已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储能领域企业宿迁时代、智能制造企业松延动力、汇博机器人等一批企业入驻。
▲鸟瞰效果图
5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一期
作为昌平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点项目,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整体园区建筑规模30.44万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园区以承接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全力引入机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构建起以本体机器人为核心,以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系统与技术为聚焦点的“—个核心+两个聚焦”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覆盖集“研发+生产”全链条的机器人产业成果转化基地。
园区一期各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预计一期今年年底完工,具备使用条件。
▲效果图
6金隅工研生命科学创新中心
金隅集团将自有用地——科实五金改造,升级为金隅工研生命科学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以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区。
据公开信息,园区建设用地面积7.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9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0.33万平方米,分为 A、B、C 三个区,共建设18栋建筑,其中新建12栋建筑,改建6栋建筑,主要包括标准厂房以及配套办公用房、锅炉房、垃圾中转站、地下食堂、地下设备用房、门卫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园区2024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竣工。
▲效果图
7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学北园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学北园是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新东源股份社集体经济组织全力打造的园区。
园区坐落于北五环上清桥西南侧、紧邻京藏高速,与地铁27号线学知园站无缝接驳,周边高校林立,科研院所聚集,比邻腾讯新总部。
园区建筑主要性质为科研设计用房及配套设施用房,总建设用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3.83万平方米,由5栋科研办公楼、2处多功能裙房空间构成,
在产业导入上,学北园聚焦“绿色生态+智慧科创”双核驱动,产业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时适当引入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和配套服务产业。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学北园预计2025第四季度工程竣备交付,2026年正式开园。
▲效果图
8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
今年2月,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产业园落地海淀区东畔科创中心,预计今年6月正式开园。
这是全国首家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5.95公顷,总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由A、B、C座三栋楼组成,地上面积15万余平方米,含1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和2.25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园区内设有公共展厅、孵化空间、共享会议室、员工食堂等配套空间,同时开放园区周边近10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作为具身智能室外测试训练场地。
9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
近期,坐落于海淀区丰贤中路9号,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正式取得单体工程竣工验收证,标志着园区建设进入交付倒计时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全面投入使用。
海星B区占地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栋生物医药厂房(3栋双拼、2栋独栋),地上三层结构中,一、二层均采用6米挑高设计,充分满足生物医药企业重型设备安装与灵活空间分割需求。
海星B区定位为生物医药中试核心平台,重点承接细胞与基因治疗、重组蛋白及抗体药物等前沿领域。未来,将与聚焦研发的海星A区、专注孵化的海星C区,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目前,已运营的海星A区汇聚了联影、剂泰医药、伟杰信等20余家医药健康高精尖企业,海星B区投用后将承接其迫切的中试与生产需求,补全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链条。
▲效果图
10四季青镇常青产业园
四季青镇常青产业园坐落于北京海淀四季青镇,重点引入航空航天、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等领域企业,依托清华大学、北航等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提供技术研发、场景测试及成果转化支持,助力北京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园区于2024年1月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全面竣工。
▲效果图
11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创新中心
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创新中心坐落在丰台河西地区。
园区总用地面积为2.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0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97万平方米,包含7栋办公楼、1栋配套商业及地下车库。
园区集产业创新、产城融合、产业街区化、产业体验性于一体,对推动丰台河西地区的产业发展、助力丰台打造首都数字经济融合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预计5月底具备验收条件,6月30日竣工。
▲效果图
12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是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发展集团为落实首都城市发展战略,深化“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联合打造的“两区”重点项目。
园区总规划80万平方米,一期建设约31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集成服务体系覆盖。
园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建设集“办公+试验+试制”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化基地,打造“算力+数据+大模型”的产业生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视听、智能教育、智能文旅、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交通七大细分产业。
2025年下半年,园区一期可实现交付约17.38万平方米,共计16栋楼宇,预计将于下半年开园。
▲效果图
13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
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位于临空区大兴片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规划核心区域,依托临空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借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一大型航空枢纽,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发、孵化、生产、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产业园区。
园区以“孵化+生产+进口”为核心模式,与临空区整体产业发展布局紧密衔接,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并逐步塑造成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服务和创新的前沿窗口。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园区共包含11栋厂房,其中,1号楼作为智造中心,主要承担孵化办公、研发测试等功能;2号楼至11号楼为通用厂房,主要为生产车间、器械制造、研发测试提供广阔操作空间。
园区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已于近日全部完成,正在全面推进建筑内外装饰装修工作。
▲效果图
14国际航空总部园
国际航空总部园位于大兴机场临空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范围内,距大兴机场航站楼仅10分钟车程,园区总面积约20.2万平方米,由7大主体建筑组成,包括4幢商务办公楼、1幢商业服务楼、1幢酒店服务楼和招商展示中心组成。
作为区港融合发展、国际商务交流新门户的重要载体,园区与大兴机场高效联动,打造“落地即办公”商务集群,满足从大兴机场落地的商务客户“零时差”办公需求,赋能航空相关创新产业发展。
近期,国际航空总部园7栋楼宇即将着“新装”亮相,预计今年年底实现项目投运。
▲效果图
15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
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位于大兴临空经济区榆垡片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核心区域,紧邻大广高速芦求路出入口,园区总面积约10.7万平方米。
再生医学产业园致力于汇集生产型、专业服务型、创新型等再生医学企业,打造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目前,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已进入内部装饰收尾和室外园林道路施工阶段,园区内市政管线施工完成,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各类设备的单机、联机调试。
▲效果图
16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
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22号,毗邻景山、故宫,占地约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
园区原为首开集团总部,更新改造后定位为文化金融产业园区,9栋建筑集办公业态、商业业态、 公共文化配套和园区服务配套等于一体,已启动运营。
信息显示,园区四栋独栋办公楼正进行内部装修,招商工作已基本完成,国新健康、南方出版传媒北京中心等龙头企业即将入驻,还将引入高品质餐厅、开心麻花剧场等商业空间。
园区预计今年5月正式开园。
17亦庄新城经开区信创园一期
作为工信部与北京市政府联袂打造的唯一国家级信创园区,经开区信创园肩负着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历史使命。
园区以“科技+文化+生态”为灵魂,构建起覆盖高性能芯片、泛在操作系统、未来网络等六大前沿领域的创新矩阵,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城在公园里,商业港在湖畔边”的产城融合范本。
经开区信创园一期项目通过竣工联合验收,预计年内投入使用。
▲效果图
18国家清洁能源与安全应急科技产业园
坐落在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沙河高教园区,国家清洁能源与安全应急科技产业园运营主体为中矿科技园(北京)有限公司。
园区由中国安全产业协会等创办,规划占地面积约11.1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10.8亿,包括学研孵化、科技交流、人才公寓和配套服务等四大功能区。
园区依托北京未来科学城央企产业生态资源,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高校人才资源,重点打造能源安全领域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及高端人才聚集地。
园区分二期建设交付使用,其中一期约15万平米将在2025年底建成。
▲效果图
19朝阳·数据要素产业园
朝阳数据要素产业园今年1月正式开园。
朝阳数据要素产业园由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联合北辰商管共同打造,为朝阳区承接北京市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先行区主承载区,园区位于北辰世纪中心,产业面积9.6万平方米,首批入驻企业已达29家。
20中国影都文娱产业园
中国影都文娱产业园与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相邻,园区总建筑面积达39754平方米,精心规划了企业总部、创业孵化、高端配套等功能区域,致力于打造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人才聚集“三位一体”的产业新高地。
产业园主要吸引AI后期制作、影视传媒、文化、直播以及后期制作相关企业入驻。
目前,产业园已迎来电影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园、中新华夏文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怀柔爱艺数文化传播、中仪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
中国影都文娱产业园于今年4月正式揭牌运营。
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园区上新?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素材来自公开资料,未经项目确认,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