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消息,当地时间4月28日,美国海军通报,部署在红海的“杜鲁门”号航母上,一架F/A-18E战斗机意外坠海。美军最初发布的公告称,此次事件是由于战机在机库内被拖曳时,牵引车操作人员“失去了对飞机的控制”,最终导致飞机和牵引车双双坠入海中。官方强调这是一起意外事故,同时表示在飞机坠海前,船员迅速撤离,仅有一名水手受轻伤。然而,这份简短且缺乏细节的声明,难以打消外界对事件真相的疑虑。



“杜鲁门”号航母(资料图)

就在美国海军发布声明前不久,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视频声明,称胡塞武装通过导弹和无人机对红海上的美军“杜鲁门”号航母及其所在舰队发动袭击,并成功迫使“敌舰”向北撤退。这一信息与美军公布的“意外事故”说法形成鲜明对比。有美国官员随后透露,事件发生时,胡塞武装正在发动袭击,“杜鲁门”号为躲避攻击进行紧急转向,正是这一操作使得处于拖曳状态且未固定的F/A-18E战斗机失去平衡,最终坠入海中。

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作为美军舰载机主力,造价超过6000万美元,其坠海不仅意味着巨额财产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航母打击群的作战能力。尽管美军表示“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及舰载航空联队仍“保持全面作战能力”,但此类事件无疑会对美军士气和作战部署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起战机坠海事件并非孤立发生,而是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冲突的一个缩影。自3月15日以来,美国对胡塞武装展开高强度空袭,甚至集结双航母打击群、动用B-2A战略轰炸机,但军事行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五角大楼官员在闭门简报会上也不得不承认,在摧毁胡塞武装庞大的地下武器库方面,过去几周的军事行动“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杜鲁门”号航母(资料图)

胡塞武装的反击能力同样不容小觑。据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胡塞武装至少拥有10款采用引进技术或国外制导套件的反舰导弹,打击范围涵盖40千米至800千米。在过去的冲突中,胡塞武装多次宣称对美航母进行打击,虽然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成功重创航母,但持续的袭扰已给美军带来不小压力。数据显示,在过去6周内,美军在也门已损失7架MQ-9“死神”无人机,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而自2023年10月至今,被胡塞武装击落的该型无人机更是达到22架,占美军总装备量的7%左右。

除了与胡塞武装的冲突带来的外部压力,美军内部也面临诸多问题。“杜鲁门”号航母近期事故频发,2月12日,该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排队等待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与一艘货轮发生碰撞,导致右舷后部多个部位受损,航母不得不中断部署进行抢修,时任舰长也因此被免职。



“杜鲁门”号航母(资料图)

去年12月,“杜鲁门”号航母还发生了巡洋舰发射导弹击落己方F/A-18F战斗机的严重事故。这些事故的背后,反映出美军航母超常规部署带来的隐患。由于航母建造计划拖延、造船工业衰落以及现役航母老化等因素,美国可实际部署的航母数量有限,舰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犯错概率显著增加。

这起战机坠海事件正值敏感时期。在美伊谈判的关键节点,美国本希望通过军事威慑对伊朗施压,然而事故的发生却让美国的军事形象受损,也让伊朗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底气。在中亚,印度与巴基斯坦对峙,美国试图通过支持印度来扩大其在地区的影响力,但此时的航母事故无疑削弱了美国的话语权,使其力挺印度的行动效果大打折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