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夏天慢些来。
——今天的编辑土豆儿
初夏的风一吹,突然就想吃碗红豆冰,虽然至今还未去过宝岛也未去过槟城,但想起《初恋红豆冰》和《想见你》里的场景,就像尝到热带岛屿的滋味。
好像所有的主角,不开心时就会吃碗红豆冰,老式的刨冰机刨出冰沙,再浇上果酱、红豆沙,一口下去所有烦恼烟消云散。
时间就像冰,说化就化了,但是舌尖上那口记忆里的甜,永远是治愈漫长人生的良药。
除了红豆冰,还有一个古早台式甜品也让人着迷——米苔目:
阿婆的白铁车不插电,以冰桶存放粗绞的冰碎,舀动时沙沙发响......她揪一把米苔目落碗底、浇一勺甜绿豆,碎冰堆成满满一碗,最后将琥珀色的糖水从顶上浇下来,堆高的冰,哗一声矮下去......绿豆是炖得很透,亦不太甜。
冰以粗冰,齿间哗哗咬碎,吃来吃去就是米味,绿豆沙味,相当解暑,生活里尽是隆隆废气,吃一碗直接的凉水,觉得很不容易。
——洪爱珠《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原谅我铺垫那么长,是因为刚立夏就想立马跟大家分享这个惊喜发现:所有心理期待已久的古早滋味,竟然都集中藏在 温江 一位台湾大叔的甜品小店里,有米苔目、红豆冰、绿豆冰、纯手熬的烧仙草、粉粿、软花生、薏仁......
这家台湾大叔的手工甜品店,刚开不足一月,点评不足10条,大叔姓蔡 ,神龙见首不见尾,日常店里只有热情的兼职学生店员。
一走进店里看到墙上的菜单会非常懵,八宝是什么,六合是什么,还有四喜、四宝、四季又是啥?
@吹风 和朋友一起去时也发出了跟我同样的疑问:根本不晓得是啥子,后面一群温江的父老乡亲显然也不晓得是啥子,集体沉默,be like。
看到六合牛奶冰后面有个括弧(爆款店长配),那就选这个吧,再来一个期待的碎花生红豆牛奶冰。
后厨机器开动,一个大碗就被挫冰机填满了如雪般的冰,瞬间有点羡慕这个工作,造雪的感觉好爽。
小小的手作甜品店还能选甜度,三分、五分、八分和正常糖,店员会仔细的拿刻度杯量好。
接着就是打配料,八宝就是八种小料,六合就是六种小料,可他们家这个料一点都不小,整个铺满,可以用旺实来形容。
所有小料全都是纯手工制作,手作这个词还真是不虚,仙草冻不是用粉冲的,而是用仙草叶熬煮,有自然的青草香,费时费力,但口感极其不同。
粉粿也是手工,因为觉得好吃,就多问了一句,店员小哥马上“诉苦”太难了,要一直搅拌,手都要搅酸,粉粿搅到最后黏力极强,提起着勺子就能把锅粘起来。
所有的小料选择完后,会浇上一层炼乳,再端上桌。隔壁的两个女学生,冒出了“这一口,好幸福”的赞美,突然被感染到了。
刚舀了一口,就立马通知群里的大馋娃们“太好吃了”,黑糖粉粿和粉粿口感特别,看起来像果冻,口感极其软糯滑嫩,巨无霸黑糖珍珠个头像小汤圆,嚼劲十足,豆沙、芋圆这些根本不用多说,手作的食材确实一入口就直击肺腑。
简单的味道最高级,朴实的味道最能让人记住。
碎花生红豆牛奶冰,更加简洁明了,冰沙、红豆沙、炼乳、花生碎。一勺下去整个嘴里就是咔嚓作响,红豆粒粒分明沙软不甜,花生碎颗颗砰砰脆,甚至打包回去泡了一会儿都还是脆的。
这是台湾开于1920年的百年老店龙都八宝冰
这是温江柳浪湾的蔡大碗八宝冰
你看看有什么区别吗?可能蔡大碗的料更多一点吧。
@吹风 五一专门去吃:我十二点抵达,关门,隔壁说一点才开,我就去吃了一个干锅,这家蔡大碗就是第二碗干锅,扎实、淳朴、自然,而且面上会淋一层炼乳,把小料激活,我喜欢绿豆沙,融合上锋利清脆的冰片,非常解暑,顶上有一个三叶风扇,感觉在台湾的乡下。
@彭主任 也五一专门去了一趟:太多了,总体味道非常自然,适合两个人吃,我一个人鼓捣吃完了,骑车回家后依然吃不下晚饭,最喜欢的是软花生,像花生稀饭的花生,软烂丝滑。
这应该是今夏我会当稀饭吃的一家店,干净、清爽、自然,老板还非常温馨,门口贴着:支持温江环卫工人,进店休息免费品尝。
许个愿请老板继续保持品质,尽早开到市区来。
对了,吃红豆冰时可以配上这首有海风味道的歌,《初恋红豆冰》的主题曲:
你还有什么私藏的好味甜品,请留言分享。
部分图片 | @蔡大碗手工甜品
今日编辑 | 土豆儿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吃一碗就好了
到青梅酒的季节了
@杜师傅
两年陈青梅酒
@刺猬
夏天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