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景图 ©网络
近日,一组犹如“蘑菇屋”“灵芝塔”的住宅建筑群在网上备受关注。别具一格的建筑外观,千万豪宅的不凡气场,以及建筑师马岩松如雷贯耳的名气,立刻激发了网友热议。
建筑实景图 ©松苑
著名建筑师马岩松每次有新作问世时,都不乏社会关注度。马工以往的代表作,比如哈尔滨大剧院、鄂尔多斯博物馆、加拿大梦露大厦等,大多是超高层或城市地标。而位于郑州郑东新区的松苑项目,却成为他近年来最“接地气”的颠覆——以住宅为载体,向千城一面的城市居住模式发起挑战。
建筑实景图 ©松苑
效果图 ©MAD建筑事务所
松苑的外立面如同被自然之手揉捏过的艺术品。68种异形阳台模块错落堆叠,远望若浮云游弋,近观似藤蔓攀附,社交媒体上有人形容它“像童话森林中的蘑菇部落”,也有人惊叹“仿佛看到建筑在呼吸”。
鸟瞰效果图 ©MAD建筑事务所
项目施工现场 ©松苑
在该项目中,马岩松将“松”作为精神图腾,试图在钢筋水泥中植入自然基因:“建筑应如树木般自然生长,而非流水线的工业品。”这种理念符合当代人的隐秘渴望——既要都市便利,又向往“城市隐居”,此外,又跳脱“欧式宫廷”与“极简风”的审美疲劳。
建筑实景图 ©网络
建筑实景图 ©网络
松苑项目视觉奇观背后,是一场近乎偏执的工程实验:一是毫米级建模,用激光扫描建筑主体,为每个阳台独立开模,再制成组件安装;二是空间魔法,应用预应力技术代替室内承重墙,550㎡户型可自由切分为16种生活场景;三是材料革命,双曲面FRP复合材料实现0.08毫米误差的弧度,超强度钢材却轻如羽翼。
建筑实景图 ©网络
夜景实景 ©松苑
马岩松曾言:“建筑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在松苑,这场对话不再局限于地标建筑的神坛,而是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模型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