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它能压制多少对手,而在于它能赢得多少朋友。”
当特朗普政府吹响关税战的号角,以为可以通过加税手段一举压制中国时,他或许没有想到,引来的不是中国的屈服,而是全球13国的联合反弹。
在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的时候,中方的帮手全来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这个时候,内外交困的特朗普是如何做的,他的言论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就在近日,包括中日韩东盟共13个国家发布联合声明反对美国的关税战,在声明中,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13国表示警惕。
这一波操作,不得不说,高明啊!13国齐聚米兰,一致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5月4日,一场重要会议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3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齐聚一堂,召开第28届“10+3”会议。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是13个亚洲国家罕见地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他们一致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正成为全球贸易的沉重负担,会导致经济分裂。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起初打得简单粗暴:仗着经济体量大,抡起关税大棒,逼贸易伙伴们就范。核心目标直指其认定的“不公平”贸易逆差,尤其冲着中国。一时间,“对华强硬”在美国国内几乎成了不容置疑的调调,中国也频频被放在“首要威胁”的位置上审视。
谁知,这套组合拳打出去,水花却越溅越大。先是中国明确顶了回去,接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警惕这种搅乱全球供应链、破坏规矩的做法。国内外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前任总统们罕见点名批评,共和党内部质疑声渐响,企业家们从担心变公开抱怨,各地民众反对关税的浪潮也是一波接一波。白宫那位似乎也感到了寒意。
于是,人们看到了一些颇具戏剧性的表态。特朗普开始放出风声,说愿意和中国和解,甚至宣称会在“某个时候”降低对华关税。理由呢?竟然是“不愿伤害中国”。这话听着,与其说是示好,不如说更像是在风浪里找救生圈,为可能的政策转向铺个台阶,免得太难看。毕竟,美国自家的经济数据也开始不好看,股市、债市乃至美元都晃悠起来,这无疑加剧了内部的焦虑。
可是,这句“某个时候”像一团雾,虚无缥缈。这究竟是真心想缓和,还是压力下的缓兵之计?或者,干脆就是一种策略,想探探中方的底,等中方主动递梯子,好在谈判桌上拿捏姿态?特朗普政府似乎骑虎难下:现在收手,之前那么高调怎么交代?国内反对派会不会借机闹事?
可要是一条道走到黑,经济代价日益明显,国际上也怨声载道,这又真能扛得住吗?这种两难,让其政策在硬与软之间摇摆,也让外界猜不透他的真实想法。人们看到,那位曾习惯主动出击的总统,此刻似乎也开始不时望向东方,透着几分对电话铃声的期待。
正当华盛顿想用关税壁垒孤立别人时,国际社会的反作用力却在悄悄集结。一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在初夏的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东盟十国加上中、日、韩三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在“10+3”会议上搞出了一份分量很重的联合声明。
这声明罕见地把亚洲十三个国家拢到一块儿,共同对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敲响警钟。声明明确指出,这种搞法正给全球贸易添堵,很可能把世界经济带沟里去。虽然没点名,但字里行间冲着谁,大家心里都有数。各国都说要挺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系。这无疑是对单边主义的一次集体“亮剑”。
更有意思的是,这十三个国家里,不少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比如日本和韩国,还有些正在跟美国谈贸易的东南亚国家。它们一边要顾着和美国的复杂关系,一边却选择和中国站在一起,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这背后,是对现实利益的清醒盘算。
就拿日本来说,它曾是头一个主动找美国谈关税的国家,以为凭着特殊盟友关系能捞点好处。谁知,事与愿违。美国不仅在关税上寸步不让,还提了更多关税以外的苛刻要求。比如让日本进一步平衡对美贸易、多买美国车,甚至在驻日美军费用分摊上也加码施压。
至于日本最在乎的钢铁和铝关税,以及后来对汽车零部件加征高额关税(比如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于5月3日生效),都让日本大失所望,怨气不小。日本官员,比如像石破茂那样的,也不得不公开说“非常遗憾”,强烈要求美国取消这些关税。日方也坦承,在关键问题上,日美两国分歧巨大,根本谈不拢。
日本的遭遇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单方面退让换来的可能不是善意,而是得寸进尺。这教训,对其他同样面临关税压力的国家来说,警示意味太强了。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不少成员国都成了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比如越南面临高达46%的关税,柬埔寨49%,马来西亚24%,印度尼西亚32%……这么重的担子,逼得它们不得不重新盘算。所以,在米兰会议上,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联合声明一提出,几乎没人反对,迅速达成共识也就不奇怪了。美国最初想用关税讹诈,逼这些国家疏远中国,现在看,这招不仅没灵,反而让这些国家更明白抱团取暖的重要。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中国的应对显得很有章法。从一开始,中方就对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举动明确说“不接受”,并且迅速拿出反制措施。这种硬气,不仅维护了自身正当权益,也给其他面临类似压力的国家打了样、提了气。
可以说,正是中国顶住了第一波冲击,才让后来的国际联合行动有了更扎实的基础。许多国家看到,就算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单边主义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应对得当,团结起来,就有可能迫使其掂量掂量代价。
具体策略上,中国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当美方透出想谈的意思时,中方的回应是“正在评估”。潜台词很清楚:谈可以,但得平等、相互尊重,美方得拿出点诚意来。这种“不急于握手”的姿态,跟美方某些人一度流露的着急形成了对比。
中方深知,贸易关系不是零和游戏。国家间的贸易格局,说到底是各自经济结构、产业优势和全球市场供需决定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两国贸易量大,中国有点顺差,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规律和国际分工的自然结果,符合基本经济学常识。想单靠行政命令和关税壁垒强行扭转,不仅违背经济规律,效果也有限,甚至可能反过来伤到自己。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智慧。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合作,比如在“10+3”等机制下跟其他亚洲国家协调立场,中国成功地把自己的关切变成了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共识。
信息来源
凤凰网《中方帮手全来了,13国联合反美,特朗普愿意和解,就等中国给台阶》
- https://ent.ifeng.com/c/8jA0qnnnT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