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得矮胖而壮实,宽宽的脸膛上常带着热情的笑容,说话时声音爽朗,举止粗犷,喜欢挥动他那仅剩的一只胳膊做夸张的手势。”

这是1984年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访华时对新中国一开国将军作出的描述。

这一开国将军,正是在长征中失去左臂的独臂将军余秋里



在诸多资深的“老石油”、“老会战”口中,他是令大家夸赞不停的石油工业部部长,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

除此之外,他却也是弟弟口中“当了那么大的官,从未给家乡办点事”的国务院副总理。

1936年3月,云南乌蒙山。余秋里将军率红二方面军18团截击国民党万耀煌部队。

激战中,余秋里两次中弹,均创左臂。当时骨折肉绽,筋露其外,微微颤动。

余秋里以断臂之躯,强忍疼痛,涉滔滔江河,登皑皑雪山,过莽莽草地,行程两万余里。

一直坚持到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徽县,余秋里伤势加重,左手手指皆肿胀坏死,最终手术截肢,断左臂。

而手术用的锯子,还是临时找来锯弓和锯条组装的。



1984年,当美国作家哈里森听到余秋里断臂的这段传奇经历后,都不禁发出欣赏地赞叹:“你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敬!”

1958年,正值我国石油短缺,石油工业势弱,国民经济命脉握在别人手里,受他人“卡脖子”之际,余秋里毅然脱下军装,领缨出征,接任新中国第二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这一年,余秋里四十挂零,还比较年轻。也正因如此,有人质疑他可能有点“嫩”,毛主席却道:“嫩点不要紧,锻炼嘛。”



最终,任上,余秋里不负众望,扭转了新中国的石油困局。史称:

“从1958年2月到1965年1月余秋里同志担任石油部部长的七年间,就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长期落后的面貌,而且为以后原油产量上一亿吨,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彼时,“铁人”王进喜的名字和大庆油田一起响彻神州大地,有人把“铁人”精神解释为人格化了的大庆精神,而这,同时也是余秋里指挥石油大会战的一个杰作。



当时储量巨大的大庆油田被发现,为了更好地勘探开发,余秋里组织石油大会战,人手不够,他还曾回部队要人,而且“狮子大开口”,一开口就是两三万人。

罗瑞卿当时还吃惊道:“你以为解放军是你家的吧?”

而话虽这么说,最终,罗瑞卿还是为余秋里争取到5万子弟兵,投入到石油大会战中。



1975年,反映大庆油田的电影《创业》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华程政委,原型就是余秋里,毛主席当时亲自为这部影片作保,“通过发行”。

同年,余秋里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在国务院副总理任上,余秋里还曾到油田钻井一线看望钻井工人。



1983年,余秋里将军回乡探亲,子侄辈来见,余秋里即率先打招呼说:“你们不要想从我身上沾什么光。”

余秋里的弟弟余财发闻言,即对他说:“你当那么大的官,从未给家乡办点事。”

余秋里却回答:“我是担任过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但我不是江西省计委主任,更不是吉安县计委主任。”



如此,余秋里克己奉公,作为唯一一位任上国务院副总理的开国中将,在工作上坚决落实了整顿经济的各项指示,后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而余秋里唯一的儿子余方方,从军校毕业后,也进了部队,脚踏实地,做到了解放军少将,还曾娶了开国元帅叶剑英最小的女儿叶文珊为妻。



1999 年2月3日,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余秋里将军在北京病逝。

再后来,余秋里曾经的秘书曾庆红后来更官至正国级,2011年,距离余秋里将军去世过去17年之际,他还曾为余秋里将军的回忆录亲自作序,以为纪念。

素材来源:
[1]陈辉.余秋里中将: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石油工业部部长[J].党史博采,2023,(15):20-25.
[2]吴东峰.“还有余秋里”同志[J].同舟共进,2011,(05):42-4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