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近年来,闵行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服务到哪里”彰显人文闵行的城市温度。
近日,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晨报共同推出“文明实践在闵行”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团队、项目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文明实践在身边、文明实践我参与”的浓厚氛围,助推全区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
葛园春最近很忙。五一长假之后,“河狸杯”2025年浦锦皮划艇大型红色沉浸式情景剧暨公益环保赛决赛,很快就将在江月湖畔举办。而葛园春的水上运动俱乐部——指向轻艇会,正是赛事的承办单位。
“忙并快乐着!”葛园春开心地表示,几十组亲子家庭踊跃参加,大家将会在挥桨划行中,感受浦锦河道的清洁与美丽。
浦锦河道水环境的变化,葛园春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早在10多年前,葛园春举家搬到闵行区浦锦街道创办水上运动俱乐部时,便推出了公益划项目,并提出了“运动保护河流”的口号,每一次划行,都会将遇到的河面漂浮垃圾收集起来带上岸。
此后,在街道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葛园春组建了浦锦“水管家”志愿服务队,将皮划艇运动转化为生态治理工具,积极投身水环境保护,践行水生态文明。
水环境的呵护者
浦锦街道水系发达,有无数条河,其中江月河最为出名。这里河湖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了一片天然的水域网。以江月河为中心,向南8公里可以到达召稼楼古镇,向北1公里可以到达芦恒路交通枢纽,西边与黄浦江相连通,东边可达长江口。用“水上威尼斯”来形容浦锦,并不为过。
2014年,葛园春初来浦锦之时,就被这里全闵行最长的8公里沿江岸线的魅力所深深吸引。“我和爱人是水上运动爱好者,我们太喜欢这里了,”葛园春说,几乎没有犹豫,她们便决定将生活和事业都定情于“浦江第一湾”的江月湖畔。于是,葛园春举家搬到浦锦,并和先生在江月湖畔开设了一家水上运动俱乐部。
当时的河面,还是时不时能看到有漂浮垃圾。对于水上运动爱好者来说,清洁的水环境像生命一样重要。因此每次开展皮划艇培训或比赛时,葛园春都要求队员们一旦发现水面漂浮垃圾,一定要打捞上来装好带上岸,分类处置。“保护水环境,是对自然的尊重与善待,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与善待,”葛园春这样对队员们说。
刚开始,这类举手之劳的“河道清道夫”的行为,是自发的。“我们热爱水上运动,更热爱这片水域,”葛园春说,爱之越深,越发感觉到有一份环保责任在肩头。因此,指向轻艇会成立当年就推出了环保公益划,清理河道垃圾;第二年,正式提出“运动保护河流”的口号。葛园春觉得,水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她要求队员们爱护浦锦的河道环境,把环境保护的理念,植入每一次的划行中,“尽微薄之力,做力所能及之事。”
水治理的参与者
随着指向轻艇会的公益划越来越有影响,关注的人群开始突破俱乐部的成员,全市各行各业的许多环保人士,有白领,有教师,甚至外国友人,都纷纷要加入。
2017年,闵行区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村民自治、全民护水”为总基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与河道养护工作。在浦锦街道的号召下,葛园春加入了“浦锦街道民间女河长”团队,成为一名民间河长,并于当年创新组建了全市首支以水上运动为载体的环保志愿团队——“水管家”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每周开展“河道巡护三部曲”:巡河清障,河面漂浮物打捞,对野泳、毁绿、电鱼、丝网捕捞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水管家”破解了传统河道治理“岸上视角”的局限,将皮划艇运动转化为生态治理工具,让志愿者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积极投身水环境保护。成立至今,“水管家”志愿服务队已有队员50余人,组织了上百场公益划行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次,累计打捞水上垃圾超过500公斤。这不仅改善了河道环境,更以实际行动向周边群众传递了环保理念。
随着河道的清淤、疏浚,河面漂浮的垃圾越来越少。但“水管家”的公益划项目每年依然坚持举办。为了向小朋友们传递水环境保护的理念,葛园春就用海洋球代替垃圾放入河水中,让参加公益划的孩子们体验“打捞垃圾”的乐趣。
“从2020年开始,随着浦锦河道水域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开始关注水质本身,推出了水质检测。”
葛园春记录了其中的一次水质检测:对江月湖、环东河和黎明河三个河段进行了水质取样,检测了水质的ppm值、pH值、氨氮、总磷指标。为了更好地向志愿者们展示水环境治理成果,同时引入自来水、过滤水、矿泉水做了对比实验。“直观的感受和科学的数据呈现,令大家为家乡河道水环境的改善感到高兴和自豪。”葛园春表示。
水文明的倡导者
成为民间河长后,葛园春通过对履职事项的学习,发现带动大家共同参与水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因此葛园春除了保持既定的巡河频率外,还主动带动身边队员、周边群众,在河面划行中、沿河散步时,一起参与巡河,给周边河道编制了一张大大的巡查保护网。
在身体力行保护水环境的同时,葛园春及其团队还致力于水上安全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群体打造立体化宣教网络。
针对青少年,积极开展水上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环保理念和水上体验,让中小学生亲近水环境、融入自然。葛园春还和爱人一起动手设计了卡通IP“向仔”和手绘的卡通教材、水上安全游戏课程,先后进校园宣讲超过500场次,覆盖全市20多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上万名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形象地理解和接受“水安全”。
受“city walk”启发,葛园春和团队于2023年组织了一场“city paddle”(城市划桨)。令葛园春印象深刻的是,参加活动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的孩子们,创作了体现孩子们独特观察和想象力的绘画作品,活动能启发孩子们对于身边的水环境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让葛园春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面向市民,葛园春和团队则推出“水上开放日”等活动,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亲水爱水、管水护水。特别设计的“亲子护河公益划”活动,致力于通过皮划艇体验传播环保理念,带动社区家庭形成治水“家力量”。
2019年,“⽔管家”志愿服务组织在市“最美河道”系列创评中获得“最美护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020年,葛园春被评为闵⾏区优秀⺠间河⻓。2022年,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发文,通报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结果,浦锦街道的民间河长葛园春当选“最美河湖卫士”。2024年,“水管家”志愿服务被纳入闵行区“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务特色项目。
“荣誉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水上运动为依托,深化环保宣传教育,吸引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参与到生态文明实践的行动中来,为守护‘浦江第一湾’的绿水清波,打造美丽家园贡献更多力量。”葛园春表示。